「泌尿新知」專刊
2021.08 第41卷第3期 執行編輯:李政學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與泌尿疾病的治療
【回本期目錄】
泌尿部教授   阮雍順  (110年8月)

我們的血小板除了具有促進組織癒合及凝固血液的功能,也具有儲存與釋放多種生長因子的作用,注射於退化或受傷的部位,能提供再生、修復與抗發炎減緩疼痛的效果。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取得的方式,是透過抽取自體血液,經離心機分離出血球與血漿,再將富含血小板的血漿施打到退化或受傷的部位。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不是手術,沒有傷口,而且取得相對容易,目前已廣泛被使用在運動醫學,尤其是在NBA、高爾夫球等各領域,其他像是骨科、復健科、婦產科、整形外科,甚至眼科都有相關醫學研究其應用範圍。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在泌尿科的應用仍屬於早期的發展, 相關醫學研究仍不是那麼多,但在一些臨床試驗上已取得了不錯的療效。以下就列舉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在泌尿科的臨床應用:

1.間質性膀胱炎:根據2020年的科學報告(Scieitnfic Reports)期刊論文,針對40位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間質性膀胱炎患者,施以每月一次,共四次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膀胱注射後,超過七成六患者在三個月後整體有效評估(global response assessment)指標會超過2分以上的改善,而其他症狀如膀胱疼痛、頻尿以及夜尿也都有明顯進步。間質性膀胱炎在泌尿科屬於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之一,患者常有膀胱疼痛、頻尿、急尿以及夜尿的症狀,對於病人的生活常造成極大的困擾,也非常難以治療。利用這種新治療技術能為間質性膀胱炎的患者帶來希望。但目前的長期療效仍待後續評估。

2.應力性尿失禁:應力性尿失禁除了發生在女性也可能發生在接受過攝護腺手術的男性身上,常見的治療方式除了骨盆底肌肉運動訓練,再來就是接受手術治療了,手術方式包括人工尿道括約肌或是尿道吊帶懸吊手術。而在2021年科學報告(Scieitnfic Reports)期刊論文,針對28位接受過攝護腺手術而造成的應力性尿失禁男性患者,施以每月一次,共四次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外括約肌注射後,有2成的患者完全不再需要尿布,達到完全治癒的效果,且有9成以上的患者都有主觀上尿失禁顯著的進步。同樣,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應用在女性應力性尿失禁患者也有明顯的療效,且在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六個月後,也能保持相當不錯的效果。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因為來源是來自自身血液,取得容易、安全性高並無免疫排斥等效應。然而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是屬於新式治療,目前完全未列入健保給付,治療價位較為高昂,單次治療依施打的血漿量約二萬至三萬元不等,相信在更多研究與追蹤評估後,將能提供泌尿科患者除了藥物、復健、開刀外,另一種最新再生醫學治療方法。

﹝門診時段﹞

時段
上午   高醫        
下午 大同   高醫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