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大醫療院所配合政府政策投入新冠肺炎苗接種工作,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統計,自3月22日至7月16日疫苗施打高達102,099人次,尤其7月16日接種6,656人次,更創下單日新高。高醫首長特別關心執行狀況,前往各疫苗注射站了解,並感謝同仁的辛勞,同時呼籲民眾不要挑選疫苗種類,早打早有保護力。
高醫自3月22日開始接種新冠疫苗,6月4
日起更接受高雄市政府的委託,承接巨蛋體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鼎金里活動中心、岡山農工、高雄高工、莊敬國小、靜思堂、高雄中學及高醫院本部等9個接種站,以及24個長照機構,為民眾施打疫苗,是全市肩負最多接種站的醫院,每日投入上百醫護及行政人員,週末假日更提供日夜服務。對年紀較大的長輩,現場採日本「宇美町式」施打法,民眾不動、醫護動,以縮短注射時間。
揪出新冠肺炎病毒 高醫檢驗醫學部快狠準

高通量PCR檢體上機,一次可置放120支檢體,且隨時可上機不需等候。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檢驗醫學部從5月15日全國三級警戒以來,PCR核酸檢測至7月10日已執行超過2萬7000件,為南臺灣檢驗量能最高的實驗室。這群防疫幕後英雄終日與病毒展開時間競賽,疫情剛爆發時曾經一天檢驗近千件,加班到凌晨2、3點。曾有名疑似重症患者送醫不治,為確認是否染疫?
醫檢師熬夜加班進行檢驗,結果讓大家鬆了一口氣,家屬感動得落淚,讓他們可以好好幫至親處理後事,不用趕在24小時內火化遺體。
為了配合高市提升PCR採檢能量,高醫目前已經有2套高通量PCR,未來配合池化方法(Pooling)分析,可大幅提升檢驗能量和附加效應,能有效遏阻
Delta變異病毒株於醫療機構可能的潛在傳播風險,同時為日後的微解封與醫療量能負載預做準備,對於疫情的檢驗、監測、預判非常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