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許多現代人關心的重大課題,除了追求身體的完美曲線與體態之外,肥胖也會影響許多健康問題,如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等等。根據衛生福利部對成人肥胖定義是身體質量指數(BMI)>24就算是過重,>35則是重度肥胖。另外,男性腰圍大於或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或等於80公分即為腹部肥胖,是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危險族群!
談起減肥大家一定都覺得說的容易做的難,或是一開始很有毅力,但在三五好友的邀約或家庭聚餐等就很容易破功。其實除了減重的不二法門--少吃多動之外,中醫也有許多小方法可以幫助大家在減重的路上能夠更順利!從中醫觀點看,是因為身體機能不良,五臟六腑已經失調了,因此光靠少吃多動並不能有效減重。
成年人在30歲後,基礎代謝率平均每10年會再降低2-5%,如果飲食依舊也沒有增加運動的話,隨著年齡上升,自然而然體重也會增加。人到中年以後身體機能由盛轉衰,脾胃運化功能降低,若加上活動量減少使水穀精微不得正常輸佈,不正常分佈的水液留聚不去形成痰濕,日久造成肥胖,進一步可能造成血瘀影響健康。
而造成肥胖的原因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可能因為長期壓力大,調節情緒的肝氣疏泄失常,造成胃氣上逆,容易報復性飲食,或吃重口味食物,胃火旺飲食積聚,最後形成痰濁血瘀造成肥胖。亦有可能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氣血虛弱,臟腑功能和新陳代謝機能低下,氣血運行不暢造成氣滯血瘀也可能造成肥胖。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肥胖主要和我們的脾胃、肝腎系統有關,也就是我們的消化系統、自律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主要可以分為六大證型:
肝胃鬱熱、肝膽濕熱、脾虛水腫、氣血虛弱、腎陽虛痰濁、腎陰虛火旺,而臨床上中醫師會依照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和可能肥胖的原因,對症下藥,從清除肥胖的病理產物痰濕血瘀開始,進一步擬定個人化的減重策略來調理臟腑機能、促進新陳代謝,除了自己努力的少吃多動之外,中醫治療也能在減重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目前高醫中醫部有提供多種不同體重控制的方法,像是依照個人體質調理的科學中藥、消脂茶飲、耳穴按摩、針灸、雷射針灸、穴位埋線等等。雷射針灸結合傳統針灸和低能量雷射治療,透過安全無痛及非侵入性的方式來刺激穴道,對肥胖者的神經及內分泌功能的調整,來達到體重控制效應。穴位埋線屬於侵入性的治療,利用羊腸線在體內分解吸收來促進穴位刺激,有研究顯示穴位埋線對身體質量指數、腰圍、體脂肪都可以達到下降的效果。
﹝門診時段﹞
時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上午 |
|
|
|
●高醫 |
|
|
下午 |
|
●高醫 |
|
|
|
|
夜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