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什麼時候可以貼三伏貼?』
『三伏貼一年要貼幾次?要連續貼幾年才有效?』
『三伏貼到底是什麼?能治療什麼疾病?』
關於三伏貼很多人可能都有聽過,但是三伏貼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有治療效果?怎麼樣體質的人適合貼呢?
為什麼叫『三伏』貼?
三伏為先民在大自然的觀察中,認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三伏分別是指「初伏、中伏、末伏」這三個時段。「初伏」為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至第四個庚日的前一天,為期十天。「中伏」為夏至後第四個庚日到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可能為十天或二十天。「末伏」為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的前一天,為期十天。每年,三伏天的日子大概落在每年國曆的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三伏貼』是中醫利用一年之中最熱的這段時間,投以溫藥溫貼穴位,利用大自然最熱的天氣再給予溫熱的藥物穴貼,去除身體內累積的寒氣。穴貼的穴道也會因人而異,如果是鼻子過敏、氣喘等呼吸道的問題,會選擇貼肺經的穴道;如果有長期消化不良,腸胃虛弱的病患,會選擇貼在脾胃兩經的穴道;如果有痛經、腰膝酸軟,則會選擇脾腎兩經的穴道。
什麼!?還有『三九貼』!
一年之中,還有一個時段稱為三九天,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期,這段期間身體有寒證的患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就會容易發作,這時使用溫藥敷貼穴位,可以降低冬季的復發率。三九天分別為「一九、二九、三九」三個日子,從冬至的次日算起,第一個九日為「一九」,第二個九日為「二九」,第三個九日為「三九」。這時敷貼穴道,我們稱為『三九貼』。每年的『三九天』大概落在每年的十二月下旬到一月中旬這段時間。
所以身體有寒氣導致的呼吸系統疾病、血液循環疾病都可以藉由每年最熱的三伏天,以及每年最冷的三九天這兩個時間,給予溫藥穴貼,治療『寒』引起的疾病。一個療程大約貼三到四次,每一次約間隔七天,每年的冬天、夏天可以各貼一個療程。每次敷貼穴位的時間大概是四小時,因為藥物溫熱性質比較強,所以不宜敷貼太久,敷貼的時間也因每個人體質不同、皮膚厚薄程度不同而有差異,小兒的皮膚比較薄,如果在穴敷的過程覺得皮膚太過溫熱,也可以提早取下,避免造成皮膚紅腫、發癢、甚至灼傷,如果有皮膚過敏、熱性體質、正在感冒者,不宜使用三伏貼。
三伏貼需要貼幾年才有效呢?其實依據每個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而有不同的解答,如果寒性體質不明顯的,可能只需貼2~4個療程;如果屬於較嚴重的寒性體質,可能就至少要5個療程以上。當然,如果平時喜喝冰冷、吹冷氣、洗冷水澡,可能都會延長需要治療的時間。
﹝門診時段﹞
時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上午 |
|
|
|
|
|
|
下午 |
|
●高醫 |
|
|
●高醫 |
|
夜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