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高壓」專刊
2021.09 第41卷第4期 執行編輯:林宏隆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您吃的中藥「安心」了嗎?
【回本期目錄】
藥學部 藥師   陳宗賢 (110年9月)

某知名中醫診所開立自費藥品「五寶散」中含有禁用藥材「硃砂」,加上不良藥商販賣時混入「鉛丹」,導致病人鉛中毒的事件持續擴大,雖然政府早已規範自80年9月18日起,敘明不得使用鉛丹調製口服藥品;94年5月1日起禁止中藥用硃砂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賣或陳列;含硃砂成分之藥品許可證,於101年4月18日前,得申請刪除硃砂成分。但是,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讓民眾不禁感到焦慮,到底我們所使用的中藥安全嗎?

台灣受限於地形氣候因素,中藥材大量仰賴進口,而其中近九成來自中國大陸,因此衛生福利部訂定並修正「應施輸入查驗中藥材之相關查驗規定」,針對二十一項進口量較大的藥材實施邊境查驗;十八項藥食兩用中藥材,其異常物質限量基準及檢驗方法比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對輸入進口之中藥材進行查驗把關,以確保中藥使用之安全。

藥農種植的鮮品或乾品,經合法中藥相關廠商炮製加工處理後,最後以飲片、傳統製劑或科學濃縮製劑經官方制訂的管道交付與消費者,且成品在上市前後都必須進行相關的查核及查驗,包括:1.黃麴毒素;2.二氧化硫;3.分項重金屬;4.殘留農藥;5.中藥傳統製劑及中藥濃縮製劑再加上微生物限量基準。經中醫藥司抽驗計畫結果得知,市售中藥材監測合格率逐年上升至95%,市售中藥製劑監測合格率亦能維持約98%。

然而還有多數藥材尚未訂定相關標準,所以聰明的消費者應該要知道如何自我掌控用藥安全。

1.中藥濃縮製劑(科學中藥)或傳統劑型(丸、散、膏、丹):經中醫師看診後所開立之處方,不管是健保給付的科學中藥或是自費的傳統劑型,一定要認清藥品來自於GMP藥廠,而且藥單或藥袋須清楚載明各種藥物品項、內容,切勿購買來路不明或坊間口耳相傳的偏方;

2.中藥材:購買藥材時,可先詢問藥材來源,並觀察有無完整的包裝標示,甚至選擇安全(安心)藥材,標示有藥材溯源及合格檢驗報告,可便利讀取「藥材產地」與「檢驗資訊」;使用藥材時,可先將藥材泡水10~15分鐘後倒掉水,再進行煎煮以減少農藥殘留,煎煮時可稍微打開鍋蓋,讓可能的農藥與二氧化硫揮發。

民眾若對服用中藥還有疑慮,可進一步將藥品送至鄰近衛生局,或民間合格檢驗單位,委託進行中藥安全性檢測,相關資訊可至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查詢經認證之藥物化粧品檢驗機構。若發現市面販售之中藥疑似有品質瑕疵情形,例如藥品標示不清或檢驗數據異常等,可上中醫藥司網站通報「中藥不良品」,協助政府監控中藥藥品之品質,讓大家一起為自我健康把關,讓人人都能「安心」使用中藥。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