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張女士是一位高血壓的患者,平常工作以及家務繁忙,多年前也曾罹患梅尼爾氏症。近期因精神壓力大,常常睡眠不足,睡眠品質差。去年九月某日上午起床時,突然感到左耳悶脹感、耳鳴、聲音聽不清楚,於是到高醫耳鼻喉科求診,經醫師診斷是突發性耳聾,立即住院接受治療。出院之後持續高壓氧治療,並經耳鼻喉科醫師轉介到中醫接受針灸治療。在高壓氧以及針灸治療三周之後,左耳聽力顯著改善。
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通常在幾分鐘或數小時之內,聽力突然下降甚至消失。一般出現在單側失聰,並且常伴隨耳鳴、耳脹悶感、頭暈的臨床症狀,阻礙了患者與外界的溝通,嚴重地影響生活品質,也常常讓患者產生了焦慮不安與憂鬱的心理問題,因此本病是屬於耳鼻喉科的急症之一。現代醫學認為突發性耳聾是由病毒感染、內耳的迷路水腫、血管病變、內耳循環障礙所引起。傳統醫學認為:聽覺的產生與五臟六腑的功能有密切關係,例如腎氣通於耳、脾主全身氣血之運化,氣血充盈通達耳竅而能聽到各種聲音。若是氣血有所阻滯,氣滯血瘀或氣虛血瘀,會引起耳竅閉阻造成耳暴聾。因此在中醫針灸的治療原理,係運用「經絡理論」,在血管與神經豐富的的穴道,給予以針刺治療,激活人體內部的「反饋調節」,達到改善內耳微循環,促進耳內氣血通暢的效果。由於針灸治療突發性耳聾,具有便捷、安全的特點,因此患者接受針灸治療的意願頗高。

針刺治療耳朵局部穴位包括:耳門、聽宮、聽會、翳風,搭配頸部風池,主要的功能是運用穴道的刺激,來改善內耳局部血液循環,通利耳竅。配合遠道取穴手部的中渚穴、外關穴以疏導少陽三焦經氣。並在穴位上加上電針,使耳部肌肉有節律的收縮,促進耳部的血液循環。在針灸治療同時,並安排遠紅外線頻譜儀局部照射,以調節耳內微循環,改善耳蝸神經之血氧的供給。


保健衛教:在耳朵穴位上貼敷磁珠,包括:耳神門、腎點、肝點、內耳點,並教導患者每天三次有規律作耳穴按摩,以及做鳴天鼓運動,促進運行氣血,解除血管痙攣,提升耳竅功能。
突發性耳聾發病後的兩週內是黃金治療期,患者應立即就診耳鼻喉科接受醫師的治療,同時也可以選擇配合中醫針灸輔助治療,以縮短治療療程改善聽力。

﹝門診時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