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專刊
2021.10 第41卷第5期 執行編輯:莊捷翰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乳癌的免疫治療新時代
【回本期目錄】
乳房外科   蕭君平 主治醫師 (110年10月)

乳癌已經多年成為女性好發癌症之首,隨著藥物治療的進步,早期乳癌5年的存活率超過達90%。過去藥物的發展首重治療效果,相對的副作用也大,如化學治療,從2000年開始,陸續地有許多小分子作用藥物上市,主要的機轉就是能針對特定的腫瘤標記,單純破壞腫瘤細胞而不損傷正常細胞(標靶治療)。從2019年開始,乳癌治療正式進入免疫治療的時代,利用藥誘導自身的免疫細胞去攻擊有問題的腫瘤細胞。

免疫治療利用藥物標記腫瘤細胞的表面受器,讓原本偽裝成正常細胞的腫瘤細胞被免疫細胞辨識進而破壞,有著明顯療效,沒有傳統化療副作用的優點,在醫界被視為未來癌症治療的新型武器。目前研究最多,也有相對應藥物產出的機轉就是PD-1和PD-L1,腫瘤細胞表面常會利用PD-1這個因子裝成正常的細胞,騙過免疫T細胞的檢核攻擊,一旦阻隔了PD-1的作用,就可以引發自體免疫攻擊癌細胞的反應,縱使原理簡單,但人類的免疫機制十分複雜,要操控並沒有如此容易。過去的免疫治療藥物(如「吉舒達」Pembrolizumab),在乳癌治療上一般只適用在三陰性乳癌患者,單獨使用時,大約只有20%的患者有療效(愈晚期使用效果愈差),加上藥物的費用高昂(需自費),因此只被視為輔助治療而非標準治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並未核可乳癌為使用適應症,因此有接受此類治療的患者比例極低。

2019年美國FDA終於核可第一個可使用在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的免疫治療藥物「癌自禦」(Atezolizumab),這項藥物一樣是破壞腫瘤細胞利用免疫檢核點(PDL-1)的偽裝,讓自體免疫細胞攻擊腫瘤細胞,研究上顯示合併標準化學治療,可以在70%的PD-L1陽性患者得到明顯效果,即使是PD-L1陰性,也可以讓30%的患者達到治療效果,目前追蹤發現,甚至有10%轉移性乳癌患者在追蹤五年後仍沒有復發的跡象。研究上也發現,上述的「吉舒達」(Pembrolizumab),合併標準化學治療也可得到相仿的效果,在2020年也得到美國FDA核可上市。

這兩個藥物的成功,代表著免疫藥物在乳癌治療上的革命性進步。這類藥物目前使用各個乳癌族群(荷爾蒙陽性,三陽性,三陰性,HER2型)皆有療效。由於這項突破性的成功,未來乳癌藥物的發展也有了全新的方向。

 

﹝門診時段﹞

時段
上午         高醫  
下午   高醫     大同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