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專刊
2021.10 第41卷第5期 執行編輯:莊捷翰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乳癌術後復健運動
【回本期目錄】
復健部   張伊綺 物理治療師 (110年10月)

目前臨床上乳癌常見的介入方式為外科手術治療,外科手術主要是改良型乳房根除手術和乳房部分切除為主,手術後直接影響的是乳房的外觀,也可能會影響局部或鄰近區域的神經血管或肌肉骨骼系統,間接造成患側上肢肢體的活動度受限,嚴重甚至導致腋網症候群、五十肩和淋巴水腫。早期物理治療的介入除了可以減輕疼痛,也可預防疤痕沾黏、腋網症候群和淋巴水腫,並改善心肺耐力和生活品質。從文獻回顧中發現病患未能正確執行的原因包括:擔心傷口癒合不良、其次為不知如何開始做復健運動、衛教單張圖示不清等。

目前高醫復健團隊已經將急性期的衛教資料連結到高醫衛教的官網裡,提供有需求的病友隨時都可下載下來慢慢學習,而針對實施改良型乳房根除手術的病友,復健團隊也會在第一時間到病房幫助有需求的病患服務。

「漸進式肌力訓練」是目前乳癌術後建議的安全運動模式,丹麥的學者對剛剛術後的病人進行1年的漸進式肌力訓練,看是否可以有效的預防淋巴水腫,病人在物理治療師的監督下進行一週兩次的訓練。每次的運動計畫中包含有10-15分鐘的熱身運動,40分鐘的肌力訓練,20週以後病人改為在家自行運動持續至50週。在持續運動計畫至50週結束,水腫已經自行消失。所以,漸進式肌力訓練是有效且安全的運動模式,也能預防淋巴水腫的發生。

以下介紹幾項可以在居家完成的肌力訓練:

上肢肌力訓練:收下巴,雙手平行打開(不聳肩)吸氣往後畫小圈,吐氣往前畫小圈,進階版:手拿250CC礦泉水。

上肢肌力訓練:收下巴+收小腹,上臂輕靠,吸氣+外旋 肩胛骨輕輕靠緊。

上肢肌力訓練:左手固定骨盆,吸氣右手往右上方打開,維持一次呼吸,吐氣時回正。

上肢肌力訓練:吸氣收下巴,吐氣收小腹+雙手同時往斜向延展,維持一次呼吸,吐氣時回正。

肌力訓練的做法包括有氧運動與阻力運動,每周運動至少3天,能夠做5~7天更好,有氧運動與阻力運動可以隔天做,體力狀況好時則可以每天兩項都做。每次運動都要由緩和的暖身操開始,可以利用走路或踏步配合簡單的肢體動作。希望透過以上的介紹能讓大家能對預防淋巴水種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希望大家透過運動能達到預防淋巴水腫的目的。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