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菸介入的治療模式可分為行為治療與藥物治療兩大類。行為治療是針對戒菸行為改變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處理原則,而藥物治療則是分為尼古丁類及非尼古丁類兩種不同治療模式,以下就戒菸的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兩大類分論。
一、戒菸行為改變模式與治療菸品依賴
戒菸者的行為改變會經歷懵懂期、沉思期、準備期、行動期和維持期。
(一)處於懵懂期的使用菸品者
此時期常有戒菸信心不足的問題,要增加戒菸動機,可以使用5R’s的處理方式來增加戒菸的動機。
1.相關性(Relevance):找出並強化與吸菸有關的戒菸理由。
2.危險性(Risk):主動與家人或朋友談談使用菸品的危險性。
3.獎賞(Reward):了解戒菸的好處及戒菸後身體會變得更健康。
4.障礙(Roadblocks):與戒菸專家討論戒菸過程中的困境並試圖解決困境。
5.重複多次介入(Repetition):重複多次介入增強戒菸動機及意志力。
(二)對於沉思期的使用菸品者
此時期常試圖找尋改變吸菸行為的利弊,常陷於有意願卻無法行動的窘境。此時期可與戒菸專家討論協助克服此困境,設計戒菸計畫,找出戒菸重點及原則,尋求戒菸專家的協助獲取更多的戒菸資訊。
(三)對於準備期及行動期的使用菸品者
準備採取戒菸行動,醫療介入是此階段的重點,此時更應尋求戒菸專家的協助,可以至醫院的家醫科戒菸門診尋求戒菸衛教師及醫師的幫助,努力克服戒菸尼古丁戒斷症候群,才能有效的增加戒菸的成功率。
(四)對於維持期的使用菸品者
此時期為戒菸成功的關鍵,應依照戒菸計畫逐漸階梯式的減少菸量,並定期回診家醫科戒菸門診,配合充分休息及睡眠,適切調整飲食及適度運動,學習拒絕菸品及處理菸品衝動的方法。
(五)對於再度使用菸品者
戒菸失敗沒關係,此時應至家醫科戒菸門診與戒菸專家討論戒菸失敗的原因,找出適合個人的方法,調整戒菸計畫,繼續執行。
二、戒菸的藥物治療
戒菸藥物分為尼古丁替代療法及非尼古丁替代療法兩類。
(一)尼古丁替代療法,本院有咀嚼錠及貼片兩種劑型,可供個案選擇。
1.尼古丁口嚼錠使用方式為緩慢咀嚼10-20次,產生辛辣味後暫停咀嚼停置臉頰內側,由口腔黏膜吸收尼古丁,待味道淡掉後再咀嚼,一片約可使用30分鐘,注意避免將唾液吞入腸胃,咀嚼前與中避免使用酸性飲品。
2.尼古丁貼片使用方式為每日更換一次,須黏貼於無毛髮脂肪層較厚部位,上臂與大腿為首選,建議每日不同部位。第一個月可使用大劑量貼片,之後隨著菸量需求降低可逐步降低貼片劑量。
(二)非尼古丁替代療法,此類戒菸藥物首選為戒必適(Champix)。
戒必適(Champix)在台灣為2007年核准上市,作用於大腦內的α4β2nAChRs尼古丁受體,對受體親和力遠高於尼古丁,亦可阻斷受體與尼古丁的結合,並使大腦持續釋放多巴胺,幫助戒菸者緩解戒菸過程不適的戒斷症狀。戒必適為目前市面上最有效的戒菸藥物,本院戒菸個案使用戒必適後過了半年的戒菸成功率可以達到一半以上,堪稱非常有效。有志戒菸的朋友們請不要錯過,請盡速至家醫科戒菸門診諮詢。
門診諮詢專線:(07)3220787
諮詢時間:週一至五 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7:00
﹝門診時段﹞
時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上午 |
●高醫 |
|
|
|
|
|
下午 |
|
●小港 |
|
|
|
|
夜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