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防疫」專刊
2021.12 第41卷第7期 執行編輯:黃崇豪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鼠輩來襲」-做好防鼠措施,避免養鼠為患
【回本期目錄】
 
感染管制中心   林妃茹 感管護理師 (110年12月)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台灣民眾自我防護意識提升,多項傳染病包括流感、腸病毒…等病例數都較往年下降,不過「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卻比往年同期高,國內109年累計11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高於105至108年累計數(分別為4、0、1、3例);個案居住地為高雄市5例、屏東縣3例、新北市2例、基隆市1例;性別以男性14例(佔56%)為多;年齡則以40歲以上20例(佔80%)為多。

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尤其是環境中常見的老鼠,就有感染風險。潛伏期數天至兩個月,一般可能會出現的症狀包括突然且持續性發燒、頭痛、倦怠、腹痛、下背痛、噁心、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漢他病毒症候群是由攜帶病毒的老鼠傳播,因此預防方法主要為老鼠的防治,提醒民眾平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善處理,並清除家中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住宅及社會上各種公共場所,包括餐廳、飯店、小吃攤、市場、食品工廠等均應加強環境清潔工作,驅除建築物中的鼠類,並採取防鼠之措施。提醒民眾除了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外,也應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措施,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應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 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清除,由外往內擦拭汙染區域,再使用清水擦拭;另為避免病毒飛揚於空氣造成傳播,請使用清除污物之拋棄式紙巾、抹布或舊報紙清理,再以垃圾袋密封後丟棄。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_-fHp0c7x0RCdpK0q7FQ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