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新知」專刊
2022.01 第41卷第8期 執行編輯:王雅玲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貝爾氏麻痹(Bell's palsy)的治療與藥物安全
【回本期目錄】
藥學部   鄭傳翰 藥師 (111年1月)

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是一種常見的單側顏面神經麻痺,造成急性的臉部癱瘓,使得臉歪嘴斜、眼睛無法妥善閉合,可能由多種不同原因引起,單純疱疹病毒可能是最常見的致病病毒,而帶狀皰疹可能是第二常見的病毒。根據國外研究每十萬人約有13~34人會發病,不會發生於特定種族、性別及地區,但文獻認為妊娠後期與產後一週風險會比較高。另外,由於今(2021)年注射COVID-19疫苗者多,部分報導懷疑mRNA疫苗可能造成貝爾氏麻痺症。然而,2021年8月發表於《The Lancet》期刊Infectious Diseases的一篇綜合性研究提及WHO藥物警戒數據庫、美國FDA及英國藥品及保健品監管機構相關研究結果,認為接種mRNA疫苗後並未顯著增加貝爾氏麻痺症的風險,且認為打完疫苗的潛在利益仍大於風險。

貝爾氏麻痺常見的藥物治療是使用類固醇(葡萄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較嚴重或懷疑可能病毒感染的患者可能合併抗病毒藥物(Valacyclovir或Acyclovir)的治療,但依照幾項隨機及薈萃分析文獻顯示,葡萄糖皮質激素早期投與的治療效果較好,抗病毒藥物則對症狀嚴重之患者較有助益。另外還有輔助性支持療法,如:補充B群、正常的生活作息、少使用刺激性食物等。戴護目鏡、使用人工淚液可改善眼睛乾澀;睡覺時,眼睛閉上後以紗布覆蓋,且使用醫用膠帶貼附於上避免角膜持續暴露而造成角膜炎。

使用以上的藥品時,也需特別注意一些藥物交互作用,與藥物使用安全的問題。其中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可能與輪狀病毒疫苗產生絕對禁忌,其原因可能與增加活性疫苗的感染風險有關;葡萄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與抗利尿藥物Desmopressin可能增加低鈉血症的風險;與Fluoroquinolones類的抗生素合併使用可能增加肌腱斷裂的風險;與常見的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NSAIDs同時使用可能增加胃腸道潰瘍與出血的風險。而抗病毒藥物Acyclovir與抗癲癇藥物(Valproic acid、Phenytoin)一起使用,可能導致血漿中藥物濃度降低,增加潛在癲癇發作。

貝爾氏麻痺的癒後良好,研究認為多數會在數個月至一年內復原,但由於與其他疾病可能具有類似的病徵,及早就醫排除感染皰疹病毒、萊姆病或中風是相對重要的。懷孕及哺乳婦女欲合併使用抗病毒藥物(Acyclovir, Valcyclovir),則應評估療效大於風險時使用,用藥相關問題亦可詢問藥師和醫師。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