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腫瘤治療新進展」專刊
2022.02 第41卷第9期 執行編輯:蕭惠樺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放射治療於淋巴瘤之運用
【回本期目錄】
放射腫瘤部   黃旼儀 主治醫師/教授 (111年2月)

放射治療主要是臨床使用在淋巴瘤病人之治療方式之一,尤其是針對何杰金氏淋巴瘤尤其重要。何杰金氏淋巴瘤是淋巴癌的一種,在台灣的發生率較低,來自淋巴系統中病變或分化突變的細胞,因影響正常細胞的運作,造成淋巴組織中逐漸形成不正常增生的組織,以化學治療為主要治療,但對於第一、二期的何杰金氏淋巴瘤,放射治療是必要的治療。此外,若何杰金氏淋巴瘤於初診斷時的腫瘤為大體積,那麼於化學治療療程結束後,醫師也常會建議病人針對原先腫瘤所在的位置再給予局部放射治療。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包含超過三十種亞型,大致說來,這些亞型也以化學治療為主。但局部放射治療仍有重要角色,例如:

(1)早期且低惡性度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以黏膜相關淋巴癌為例,它好發於眼睛、唾液腺、胃部…等,若病理切片報告證實為低惡性度且疾病屬早期,放射治療可以是作為治療的首選,萬一復發時才需給予化學治療。

(2)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其主要治療為化學治療合併標靶治療,但若診斷時有大體積腫瘤,為鞏固化學治療效果,也建議在化學治療後,再針對原先大體積腫瘤位置給予局部放射治療。

(3)NK/T-細胞淋巴瘤:以鼻腔及副鼻竇為典型發病部位,若早期診斷其治療為局部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

(4)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治療應包括高劑量化學治療;而若化學治療反應不佳,會加上腦部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因照射部位的不同,所產生的副作用也隨之不同,但這些反應通常在治療結束後約二至三週逐漸復原。放射治療部位皮膚應避免冰敷或熱敷,也不要自行塗抹乳液或藥膏。若照射上腹部所引起噁心不適,可於放射治療前後一小時空腹,來改善噁心感;照射部位為下腹部時,可能引起腹瀉,宜清淡飲食,避免高纖維的食物。相較於其他癌症,淋巴瘤病人之放射治療的所需的放射總劑量較低,副作用也相對較少。

目前本院擁有全國最新式的多種放射治療設備與技術(如影像導引放射治療技術、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技術、最新磁振導引放射治療技術)。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療時,就如同一般 X 光檢查,並不會有任何顯著的灼熱感或電擊感,照射後在體內也不會留下任何的放射物質。在放射治療前,病人需先接受電腦斷層定位或是加上磁振定位進行腫瘤掃瞄定位,並經電腦治療計劃系統處理規劃後,方開始放射治療。選擇合適的放射治療技術,能夠進一步預防或減少副作用,大幅降低未來發生後遺症的可能。總而言之,淋巴瘤是一種多變性之疾病,治療方式也需因各個病人之病況而有所不同,然而醫療方式與技術日新月異,病人應該保持樂觀的態度,積極接受治療。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放射腫瘤部 放射腫瘤部 癌症中心  
下午 放射腫瘤部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