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女士在胸部X光片的檢查中,意外發現肺中有逐漸變大的腫瘤,經病理切片檢查顯示為惡性。外科醫師評估心肺功能不適合全身麻醉手術開刀,放射腫瘤科醫師申請健保專案,進行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SABR,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又稱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使用核磁刀進行一至二週的無痛治療,治療過程完全保留了良好的體能狀態,可以如以往般生活自理,每三個月定期追蹤,至今一年半狀況良好。
2021年6月衛福部公布2020年國人十大死因,排名依序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事故傷害(7)高血壓性疾病(8)慢性下呼吸道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癌症蟬連39年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2020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0,161人,占總死亡人數29.0%,死因首位癌症種類分析,排名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衛福部指出,肺癌自2004年開始居首位死因癌症種類,已連續17年。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肺癌是一種生長於支氣管或肺泡的惡性腫瘤,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多已晚期,影響治療也讓死亡率增加。所幸科技發達,對抗肺癌的利器愈來愈多。癌症的治療包含手術開刀、全身系統性的治療(如化學治療、免疫、標靶等)以及放射線治療(俗稱放療或電療)等。
放射線治療是肺癌治療的一種方式,雖然俗稱電療,但治療當中沒有電到的感覺,沒有熱也不會疼痛。透過高能量放射線來治療肺癌,癌細胞可以被輻射能量所消滅。由於肺癌確診多已晚期,能作到精準治療更是關鍵。病人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可能因呼吸、吞嚥、心跳、體重變化、腫瘤體積變化等因素,而造成腫瘤位置的改變。高醫引進的核磁刀,結合核磁共振造影定位及精準放射治療兩項先進技術,是全台灣第一個具有治療中可以即時追蹤腫瘤的功能。
病人接受治療時,全程持續造影,透過對照射部位的追蹤和自動化控制,當腫瘤組織移動超過追蹤靶區範圍,放射線會自動暫停照射,當腫瘤移回預設的範圍,放射線會自動恢復照射,更精準的照射腫瘤。目前高醫已有上百名患者接受磁振導引之放射治療,經由磁振造影導引及追蹤精準照射腫瘤,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減輕身體的不適,增進生活品質。全身部位的腫瘤只要需要放射治療,使用此項高精準放射線治療,更能減輕副作用,保護正常組織。
參考資料
國民健康署網站統計處
https://www.hpa.gov.tw/Home/index.aspx
FORMOSA CANCER FOUNDATION
https://www.canceraway.org.tw/。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上午 |
|
●高醫 |
|
|
|
|
下午 |
●高醫 |
|
|
|
|
|
夜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