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健康」專刊
2022.05 第41卷第12期 執行編輯:沈靜茹/莊蕙瑜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試管嬰兒大小事-助圓夢、添好孕
【回本期目錄】
婦產部  張至婷 醫師 / 蔡英美 教授 (111年5月)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臺灣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不孕比例高達15%,越來越多夫妻想生卻遲遲無法受孕,加上試管嬰兒療程費用不低,除了身心壓力外,為圓生育夢也有沉重的經濟負擔。為支持有生育意願的夫妻、減輕進行試管嬰兒之經濟負擔,「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方案」是行政院推出拯救少子化的政策之一。自2021年7月1日起,只要經診斷為不孕夫妻,夫妻至少一方具中華民國國籍,且妻的年齡未滿45歲即可申請補助。首次申請最多可以補助10萬,對於有需求的家庭,此補助方案是一大好消息!

不孕症試管嬰兒療程Q&A,以下針對試管嬰兒療程及補助常見問題為大家介紹:

Q1:試管嬰兒療程怎麼做?

Q2:我想做試管嬰兒療程,我符合申請補助的資格嗎?

1.夫妻一方為我國國籍

2.妻年齡未滿45歲

3.經醫師診斷不孕

符合以上資格夫妻即可申請補助。

Q3:補助額度有多少?

依各範圍療程給予不同補助額度,若實際支出金額未達補助上限,則依照療程的實際支出金額補助。

Q4:可以補助多少次?

補助次數依年齡有上限次數的差異:

妻年齡(以申請補助時的月份計算) 每胎補助次數上限
未滿40歲 6次
40歲(含)以上至44歲(含)以下 3次

如果成功生育試管嬰兒,下一次再進行試管嬰兒療程,補助次數則會依當時申請的年齡重新計算補助次數。

Q5:為什麼我的試管嬰兒療程會失敗?

根據統計,前一兩次試管嬰兒成功機率差異不大,約有34%,然而超過四次之後若還沒有成功,成功率就會明顯下降至21%。不孕時間越長,背後潛在原因可能越多。通常年齡與試管嬰兒成功率息息相關,以下是國健署統計各年齡做試管嬰兒成功率:

各年齡與試管嬰兒成功率
25歲 約43%
30歲 約38%
35歲 約33%
38歲 約28%
40歲 約23%
大於44歲 約5%

影響試管失敗、胚胎著床失敗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最常見的母親年齡上升、卵子的品質下降,胚胎染色體異常率明顯增加,其他常見的原因還有:

●精子品質不佳

●母體賀爾蒙及免疫因素

●胚胎染色體異常

●子宮環境(包含骨盆腔、輸卵管、子宮內膜等)不佳

●錯誤的時間點植入胚胎

要成功懷孕並非偶然,必須要每個細節環環相扣,從卵子精子品質、胚胎狀況、到子宮環境條件都必須相互配合,才能造就一次試管嬰兒植入成功。

Q6:為了提高懷孕機率,我可以多植入幾個胚胎嗎?

植入胚胎數目越多,試管嬰兒成功率的確越高,但相對的多胞胎風險也隨之上升。多胞胎產婦發生貧血、高血壓、產後出血、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等併發症的機率較單胞胎高;新生兒早產、低體重及死亡機率也較高,後續的醫療成本大幅提升。因此,近年來專家多建議減少胚胎植入數,降低多胞胎風險,對媽媽及寶寶的健康都有所助益。

台灣生殖醫學會根據母親年齡,針對胚胎植入數目有給予相對的指引:

年齡 胚胎植入數目
35歲以下 1-2顆胚胎
35歲-37歲 至多2顆胚胎
38歲-40歲 至多3顆胚胎
41歲以上 至多4顆胚胎

要植入幾顆胚胎才好,醫師必須在植入的成功率及多胞胎後續的醫療風險之間做衡量,通常會根據胚胎品質、產婦年齡及生育計劃來決定胚胎植入的數量。但若要符合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胚胎植入數目必須依據衛福部規範:年齡小於36歲只能植入一顆胚胎,大於36歲則可以植入兩顆胚胎。

Q7:我該如何申請補助?

1.不孕夫妻至高醫生殖中心門診評估診斷

2.高醫生殖中心團隊將協助補助資格的申請,取得補助資格後於一年內進行試管療程

3.試管嬰兒療程過程中將收據明細保留

4.療程結束後6個月內,將請款資料交由高醫生殖中心團隊協助上網登錄施術結果證明書與補助費用項目表

5.等待國健署審核補助申請

生育跟年齡有關,年齡愈大愈困難。若夫妻有生育意願,沒有任何避孕措施,且有規律性生活,經過一年以上仍未懷孕,建議夫妻雙方要及早至高醫生殖中心門診評估。詳細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可至國民健康署官網首頁試管嬰兒補助專區查詢(https://reurl.cc/zerX07),也歡迎至高醫生殖中心進一步諮詢。高醫生殖團隊祝妳好孕!

諮詢專線: (07) 312-1101 轉7807

 參考資料:

1.國民健康署網站

2.台灣生殖醫學會胚胎植入數指引

3.UpToDate

 

﹝張至婷/蔡英美 醫師 門診時段 / 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張至婷 蔡英美  
下午 蔡英美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