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健康」專刊
2022.05 第41卷第12期 執行編輯:沈靜茹/莊蕙瑜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減少新生兒死亡,乙型鏈球菌篩檢的重要
【回本期目錄】
婦產部   張介禹 醫師 / 方嘉宏 主治醫師 (111年5月)

乙型鏈球菌到底是什麼?

辛苦的孕媽咪們在最後的一哩路上,有一個我們不容小覷的危險,那就是產道中的『乙型鏈球菌』。其實乙型鏈球菌是常見寄存在人類消化道、泌尿道、及生殖道的細菌。存在於20-30%的孕婦產道中,有可能是短暫的出現,也有可能長期的存在。感染時症狀可能不明顯,但若出現在抵抗力較差,特別是糖尿病的孕婦中,乙型鏈球菌的感染可能誘發早產、間接造成早期破水、羊膜絨毛炎之外、也會產生母體腎盂腎炎或是剖腹產後傷口的感染。然而,當免疫力尚未完整建立的寶寶在經過媽媽產道的過程中遇到乙型鏈球菌,雖然感染率不高(1/1000),倘若不幸感染後造成新生兒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甚至是骨關節感染等,不但有常見的神經學後遺症,同時死亡率極高(10-13%)。如果是早期破水、早產等胎兒較不成熟時,將造成更高的風險,小於33週的胎兒出生時的死亡率大約是30 %。依據發病時間又可以分為『早發性感染』及『晚發性感染』。早發性感染的發生率較高約80-85%,通常是出生後24小時內至七天出現感染;而晚發性感染則是出生後超過一星期後發生的,通常是與母親或其他有乙型鏈球菌帶原的人接觸所引起。

既然症狀不明顯,那要怎麼去檢查呢?

母體的篩檢以細菌培養為主,因為分子生物學的檢查(PCR)雖然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有結果,但準確性不夠高且偽陰性也高。細菌培養應該在懷孕35週至37週間進行。採檢方式為利用棉棒擦拭陰道及肛門口去進行細菌培養。乙型鏈球菌的培養需至少三天至一周才能有結果。檢查結果的效力可長達五週,若五週後都沒有生產,應該重新採檢。若有早產疑慮時,應立即進行採檢。

我的乙型鏈球菌培養是陽性?我該怎麼辦?

對乙型鏈球菌帶菌者在進入產程給予預防性抗生素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可大幅減低新生兒感染的機會。產婦注射抗生素藥物後半小時,胎兒的血液中即可測得抗生素濃度;但藥物若能夠作用超過四小時,可以使保護力提升到最高。若生產方式為計畫性剖腹產的媽媽,因寶寶不經過產道,獲得乙型鏈球菌感染的機率大幅減低,所以不用給予預防乙型鏈球菌感染的抗生素。若破水至生產間隔18小時以上,或是生產時不確定母體是否有乙型鏈球菌感染,則皆須給予治療。若急產,則寶寶停留產道時間相對短,其感染機會也會減低。若真的來不及給予母體預防性抗生素,或作用未滿四小時,新生兒科醫師通常也會建議給出生後的寶寶預防性抗生素使用。

所以為了減少新生兒死亡,孕媽咪們更要知道乙型鏈球菌篩檢的重要,即使是陽性也不要慌張,配合醫師的治療,開心迎接寶寶的到來。

 

﹝方嘉宏 醫師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小港  
下午   高醫 高醫      
夜診 高醫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