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健康」專刊
2022.05 第41卷第12期 執行編輯:沈靜茹/莊蕙瑜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早產兒的強力救援—產前藥物的給予
【回本期目錄】
婦產部  陳姿廷 醫師 / 林冠伶 主治醫師 (111年5月)

台灣平均每年有近20萬個新生兒誕生,早產兒出生比例約佔8%-10%,因此每年有近2萬個早產兒出生。早產經常是產科醫師與孕媽媽們感到擔心和棘手的問題,也是造成新生兒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早產分娩(Preterm delivery)的定義是指懷孕週數滿20週,但未滿37週之生產,其中出生體重低於2500公克稱為低體重(Low Birth Weight,LBW),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者稱為極低體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和低於1000公克者為超低體重(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

對於早產兒之藥物使用,主要有類固醇與硫酸鎂。類固醇主要能加速胎兒肺部成熟,改善肺部氣體交換結構及生化反應(例如表面張力素之生成),達到減少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發生率及早產兒死亡率之效果。使用時機則於懷孕24週後且有早產風險之產婦可考慮使用,而實際治療時機,則可交由主治醫師根據臨床狀況評估並與孕媽媽討論後給予治療。目前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建議,類固醇的選擇與劑量如下:

1.Betamethasone:每24小時肌肉注射1劑12mg,施打2劑共作用48小時。

2.Dexamethasone:每12小時肌肉注射1劑6mg,施打4劑共作用48小時。

而針對懷孕24週至未滿34週且於未來7天內有早產風險之產婦,於前次類固醇施打超過14天者可考慮給予單一次救援劑量(single rescue dose),最早可於距離前次施打超過7天後使用。較常見的副作用包含暫時性高血糖以及暫時性白血球升高。前者可能於第一劑類固醇施打後12小時開始出現,並持續5天。若需執行妊娠糖尿病篩檢,則須於給予類固醇前或5天後再進行篩檢。後者則有30%之病人於接受類固醇治療24小時後會出現暫時性白血球升高,可能使感染之診斷複雜化。

至於硫酸鎂之療效,根據多項大型研究顯示具有神經保護之作用,並減少新生兒腦癱(cerebral palsy)之發生率。使用時機為懷孕24週至未滿32週且24小時內有早產風險之產婦。使用劑量目前並無明確證據之相關治療指引且長期使用有影響胎兒骨骼發育之疑慮,因此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短暫給予,於24小時內作用即足夠。而使用期間也須監測孕婦之尿量、血液中鎂離子濃度及相關副作用等等。

對於有早產疑慮的孕媽媽們,需與您的產科醫師有完善的討論與配合,在合適的時機與臨床狀況下接受相關治療,能更及時給予媽媽與寶寶更好的照護。在期待新生命到來的同時,媽媽們能感到更加安心與放心。

 

﹝林冠伶 醫師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 大同 大同 高醫    
下午         高醫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