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過程,在迎接喜悅前必須經過數十個小時的產痛過程,產痛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感受,曾有人舉例如同手指每2-3分鐘被車門夾一次的疼痛感,在待產過程中常常被詢問到,「護理師,醫師請我今天進來催生,用了催生藥物後我大概什麼時候會生啊?」、「我很怕痛,我一定要做減痛分娩,但現在還沒有陣痛,做減痛分娩會不會很久才會生?」、「待產時,我可以做什麼才會比較快生呢?」,隨著時代進步及資訊的發達,台灣女性對於生產方式有了更多想像與需求,都期望有一個舒適又滿意的生產經驗。
初產婦從陣痛到分娩所花費時間平均為11到15小時;經產婦平均為5到9小時,在這漫長的待產期間,產婦面對周而復始的產痛,強烈的疼痛會讓人無法忍受,進而造成身體功能及情緒失去控制,而硬脊膜外麻醉是目前最有效的止痛方法,也是令其生產經驗滿意度提昇的重要原因。美國平均有73.1%的待產婦接受硬脊膜外麻醉且比例有逐年上升趨勢,本院病房待產婦接受硬脊膜外麻醉的比例也約有70%以上。在待產期間待產婦可下床自由活動及隨時的改變姿勢,以促進產程進展;而硬脊膜外麻醉易造成下肢麻木無力或尿滯留,長時間停留於待產床上,胎兒難以轉位下降,產程易延長,也易增加器械輔助生產的風險。
為了促進硬脊膜外麻醉的待產婦能順利生產,產科照護團隊藉由實證醫學,將臨床所面臨的困境,透過整合分析,證實花生球能幫助於床上變換不同的體位姿勢,能增加骨盆腔出口路徑,亦能縮短生產過程。
什麼是花生球?花生球本質上是將兩個分娩球融合在一起,看起來像一個花生,由耐用的塑料製成,可以消毒和重複使用,是一種廉價、非侵入性、安全和易操作,能提供待產婦合宜和舒適體位的擺位工具。例如將腳跨在花生球上,於床上姿勢改變,至少每30分鐘改變一次姿勢,有助於放鬆韌帶並打開骨盆區域,擴大骨盆生產徑線的效果,讓胎頭更容易通過骨盆腔及下降,對縮短產程很有幫助。
即將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這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在辛苦待產過程中,醫療團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幫您變換姿勢及進行無數次的呼吸與用力,期待「胯下花生球,讓產程大扭轉」,與您們共同幸福迎接寶寶的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