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健康」專刊
2022.05 第41卷第12期 執行編輯:沈靜茹/莊蕙瑜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我的寶貝健康嗎?簡介新實施的產檢內容
【回本期目錄】
婦產部 柯良穎 醫師 / 徐昕宜 主治醫師 (111年5月)

近年來由於臺灣生產數降低,政府為了鼓勵增加生育率並讓媽媽們能安心懷孕、平安生產,國民健康署於2021年7月擴大補助產檢服務內容,將目前免費產檢次數由 10 次增加至14次,以下向您介紹新增的產檢內容:

1.於第8、24、30及37週增加4次產檢補助給付

孕媽咪的例行產檢包括:體重量測、血壓監控、尿液檢驗、確認胎兒心跳以及衛教相關諮詢,透過更全面的孕期照護,確保媽媽與胎兒的健康也能降低生產併發症的風險,更可以減少經濟上的負擔。

2.於第8-16週及第32週增加2次超音波檢查

第8-16週接受產檢超音波,除了確認胎數,胎兒心跳,著床位置,另外也能於對應的週數量測胎兒大小。第32週接受產檢超音波,除了確認胎兒心跳,胎位以及胎盤位置外,也可以監測胎兒的生長狀況和羊水量,讓產檢醫師更了解胎兒接下來生產的狀況。

3.於第24-28週新增妊娠糖尿病篩檢1次

妊娠糖尿病是指原先沒有糖尿病診斷的女性,在懷孕時出現高血糖的症狀,可透過75克糖水的檢驗而得知。診斷妊娠糖尿病後可以藉由飲食調整、規律運動來控制,如需也能透過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注射來穩定血糖。倘若沒有妥善處理,對於母體可能會增加孕期併發症,也會提高剖腹產機率。對於胎兒會造成胎兒過大、出生後低血糖或黃疸的風險。孕婦產後得到成人型糖尿病的機會也會上升,不可以忽視,產後宜定期追蹤血糖值。

4.於第24-28週新增貧血檢驗1次

孕媽咪在懷孕的過程中由於生理變化,鐵質的需求量大增,若無法維持足夠的鐵含量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可能造成低出生體重、早產和週產期死亡率增加,此外,也會與媽媽產後憂鬱、產後大出血、新生兒心理動作發展、注意力不足、智力障礙等等有關。若忽略貧血的重要性,導致嚴重貧血( 血紅素< 6g/dL) 會使得胎兒氧氣運送不足,進而造成胎兒窘迫、羊水量減少,甚至胎兒死亡。透過第24-28週抽血檢測可及時發現缺鐵性貧血,透過鐵劑的補充治療,能有效降低上述風險。

國建署為了讓新生兒能順利且健康的誕生,以及媽媽們能夠平安順產,提供了更完備的產檢內容。希望孕媽咪們能夠定時接受產檢,讓婦產科醫師替您跟寶貝把關,保護自己也能給寶貝美好的未來。

 

﹝徐昕宜 醫師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大同  
下午   大同 高醫      
夜診       大同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