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健康照護與科學研究會發展成什麼新常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於6月30日,在衛生福利部新南向政策的支持下,與越南、印度、印尼等國家進行「2022後疫情時代亞太地區健康照護與研究趨勢研討會」,線上齊聲探討。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為大學醫院暨醫學中心,近年來前進新南向國家拓展國際化,並獲得衛福部支持辦理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三國的雙邊交流計畫;教育部和台橡公司也注入印度高教深耕資源,提供碩博班講助學金吸引優秀學生來高醫就讀。2020至2022年間,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各國都在尋求因應與調適,希望藉此論壇進行深度且廣度的討論,相互汲取防疫經驗,發展出新的健康照護與科學研究模式。
國際扶輪社捐贈行動醫療車 讓偏鄉醫療更有檔頭

國際扶輪社捐贈行動醫療車,高醫與健保署讓偏鄉醫療更有檔頭。
「一台車『凸』(台語)全台灣」不止是廣告用詞。在中央健康保險署的媒合下,國際扶輪3502地區桃園桃花源扶輪社捐贈一輛行動醫療車給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將載著捐贈者與醫者的愛心上山下海,帶來亟需的人道關懷及醫療資源,讓偏鄉居民不用出遠門,就可就近在車上享受便利又貼心的醫療服務。
這輛取名「扶輪卓越2號」的行動醫療車,是由桃園桃花源扶輪社、國際扶輪社3502、3481、3482、3510地區及各扶輪社集資約327萬元打造的,很有檔頭(台語,耐力之意)。捐車儀式由高雄市政府副市長史哲、健保署高屏業務組組長林淑華及高雄醫學大學校長楊俊毓等人共同見證,國際扶輪3502地區總監吳淑華及桃花源扶輪社社長沈姿廷代表捐贈給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表達對高醫長年協助健保署改善偏鄉醫療的支持。
「扶輪卓越2號」配備有移動式超音波檢查儀、心電圖分析儀、及診療床等,可提供腹部超音波及心電圖等檢查,讓交通不便者免於奔波,即能享受到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扶輪卓越2號」加入高醫陣容後如虎添翼,一定能發揮大效益,讓山地及偏鄉醫療服務更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