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安室的成員有護理師和職安人員,防疫期間的主要任務是替員工接種新冠疫苗。2021年3月疫苗開打初期,接種並不踴躍,直到5月中旬疫情延燒後,疫苗供給數量趕不及大量的員工需求,職安室依風險程度安排接種順序,由急診和隔離病房等照顧確診者的醫護優先接種。
在疫情瞬息萬變中,即使秉持公正態度執行任務,仍常難以安撫員工的焦慮情緒。壓力中現實的人性更赤裸,失去同理心的溝通也變成常態。
接種期間最大的困難,來自於疫苗數量有限,須配合高雄市政府的調度,這對早已習慣於健保便利就診的人們而言,一時無法適應,要在有限的時間決定接種人數和名單、通知及接種站規劃,加上醫院中心職類複雜,人員流動等種種因素,都讓難度大幅度上升。
疫苗開打至今,業務細節主要由職安護理師謝宜玲的努力、科室同仁的合作,以及長官的支持才能順利推行。即使在5月曾創下了兩天接種二千人的成績,還是常常檢討細節的不足,未來更需要即時的通訊系統和計算程式,也感謝資訊室的協助設計研發。
接種規則複雜,醫療業務同時增載,期間身為醫師的我難免情緒低落,彷彿看不到負荷的盡頭。有幸重讀了已故法國大作家卡謬的《鼠疫》後,心有所感,略得平靜,也希望分享給需要正能量的同仁。小說描繪困境下的人性,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價值觀的改變,「人心裡都有了瘟疫」。
「可能會讓人發笑,但我覺得,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直。
」「什麼叫正直?」書中人物蘭柏嚴肅說,「我不知道一般人怎麼看,但對我來說,就是盡我的本份。」
業務變化即使造成衝擊,期許自己不要變成內心有瘟疫的人。疫情終究會過去,會留下來的不會是個人地位,而只有「正直」的作為才能行之長久。疫情雖苦,同仁彼此支持,互相鼓勵,常懷感謝,做應該做的事,疫情終將過去。
(筆者於2021年9月撰寫)

職安室人員解說疫苗施打注意事項。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