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支援的醫師脫下防護衣,裡面的工作服濕了一大半,說著:「看電視時雖然知道是真的,但自己是第一次真正因為穿著防護衣,而有這樣汗濕衣服的經驗…」。
2021年5月下旬,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配合高雄市政府政策設立戶外社區快篩站,其中一個地點選在啟川大樓戶外北側,很快速地建立了2間篩檢室及戶外報到區,各單位協助將設備及衛材物資備齊後即開始運作;隔一星期後,另支援三民二衛生所位於中都里民聯合服務中心的戶外社區快篩站。比較不同的是,中都衛生所快篩站在採檢後,是於當場直接做化驗。
這2處戶外社區快篩站執行對象,主要是衛生局公告符合公費篩檢的族群,初期為雙北接觸旅遊史、串門子案、呼吸道症狀者,隨著高雄市疫情足跡變化,陸續還有巨蛋案、枋山案等;另外,還配合高雄市政府各項專案執行,如居家護理所、長照養護機構、幼兒園、健身房等職員工快篩業務。
由於是公費篩檢,如何讓個案得知檢驗報告,剛開始意見不一,院方初期先以手動發送報告簡訊至個人手機,後得力於檢驗醫學部及資訊室的協助,於檢驗系統報告上傳後,系統自動發送簡訊至個案手機,在繁瑣的業務流程及資訊程式系統中,這是很不錯的創設方式。
夏初的季節天氣多變,大多時候日光閃耀刺目,曾有將近一星期的大雨不斷,院方討論在等候區架設遮雨棚,未料隔日就大放晴空,本以為下雨後天氣較為涼爽,卻是日曬後的濕氣逼人。院方擔心同仁難以承受悶熱的工作環境,特別提供了好幾台移動式空調,惜因現場不是密閉空間,降溫效果有限。
然而,工作人員仍舊認真地將防護衣穿戴好,並落實執行各項業務,從工作中看見自己的責任,也感受在臉上N95口罩內及防護衣裡面,汗像雨一般流下來,有那麼些些不適,但這也是在疫情期間,我們參與其中,盡心付出的另類證明吧!

檢驗醫學部將採檢後的檢體當場進行檢驗,以掌握防疫時效。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