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新冠肺炎防疫總動員」專刊
2022.10 第42卷第5期 執行編輯:林秀美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新冠疫情下享受孤獨與寂寞 平凡中的不平凡
【回本期目錄】

不分白晝,隨時出發,支援前線。
大同醫院  總務室  張偉洲 主任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資材室  戴家華 組長   黃惠襄 組長 (111年10月)

沒有疫情肆虐的日子,沒人需要額外的防護裝備,而我們就是那群無名的工作者,隨時都在無聲無息地儲備物資,為我們不想遇到的那一天而準備。從2020年小年夜前夕,接獲中央下令提升2倍防疫物資開始,我們已經沒有過節的喜悅,因為一場百年來的災難~Covid-19已悄悄入侵了。

為了迅速整備物資,從大年初三,半強迫廠商緊急開放台中倉庫讓我們驅車搬貨開始,彷彿全臺灣就是我們的倉庫,甚至物資剛到港口,就連夜北上,在港邊直接搬貨;一通電話,立即動身搭高鐵北上與廠商會合,只為取紅外線熱像測溫儀;三趟披星戴月帶著百萬現金的竹北鄉間搶貨行程,下班後連續8小時不休息的鐵人往返,回到家都已是夜深人靜的凌晨時分了。還記得防疫初期因防護面罩嚴重不足,同仁們立即當起作業員,一起製作防護面罩,為前線的防護做足準備。

隨著全球最大衛材供應區(武漢)疫情嚴峻封城,國際疫情也逐漸升溫,全球防疫相關物資已面臨有錢也買不到貨的窘境,臺灣長期倚賴對岸的衛材供應鏈幾乎斷鍊,但我們仍跳脫臺灣市場思維,克服時差限制,屢屢半夜連線國外,直接尋求加拿大、美國及東南亞國家廠商貨源,我們就像是最後一道、絕對不可倒下的防線。

無條件地供應防疫物資,是資材室的責任,為了彙整每日的物資存量,假日也不計較地無償出勤。有時遇到存放的空間不足,只能往高處堆疊、持續再堆疊,直到我們無法再疊,汗水濕了又乾,乾了又濕,時常被物資的掉落壓傷、包裝割傷、搬運挫傷,但從來沒擋住我們滿足同仁需求的決心;如遇前線有緊急的空間及物資需求,連夜搬運供應前線,移動是我們沒有理由的義務,疲累是我們用心的結果。

從俄烏戰爭發展迄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長期的抗疫戰爭,持續不斷的後勤供應,是決勝的重要關鍵之一。疫情期間,資材室同仁的付出及壓力,有時難以言喻,雖然我們沒有像第一線工作同仁常有鎂光燈下的關注,但我們得到來自同仁們的肯定、臺灣各地乃至國際廠商及朋友的協助,讓物資供應迄今無虞,醫療得以持續不中斷。

我們身影雖然孤獨,但內心卻一點也不寂寞,我們是寫歷史的那張白紙,只為了繼續成就前線同仁們的偉大,資材室全體同仁持續努力ing!

防疫物資堆高、堆高、再堆高。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