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專刊
2022.11 第42卷第6期 執行編輯:洪薇雯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天然災害期間的糖尿病衛教甘苦談
【回本期目錄】
內分泌新陳代謝內科   梁綉鈴 糖尿病衛教師 (111年11月)

糖尿病衛教室電話聲不斷響起,聽到焦急的聲音「怎麼辦!今天颱風天,我們現在在路上遇到狂風暴雨路面都積水,車子行進有些緩慢會影響到看診,眼看快中午12點醫師要下班了,麻煩請衛教師幫我們跟診間醫師說一下,可不可以再等我們一下,不然這位醫師很難掛,而且我們也沒有藥了!」當焦慮湧上心頭時,有一些事情容易被蒙蔽甚至聽不進去,這個時候我們第一步驟一定要請病患放寬心,衛教師可以協助您先轉掛您到達醫院時間的醫師看診,等醫師視診後仍會協助您後續回診時段,一定不能焦急,路上安全一定要顧及,一旦高醫本院啟動天然災害門診時也有天災彈性門診,或是因應疫情提供視訊門診為大家服務。

台灣常見天然災害有地震、崩塌、颱風、土石流、 氣爆、火災、流行性疫情(新冠肺炎)等。不管遇到任何災害,糖尿病患的慢性病藥物絕對不能中斷,新冠疫情導致很多病患都不敢外出就醫,擔心染病,尤其當疫苗無法全面普及時,皆靠有施打疫苗的家屬來院取藥,甚至家屬到衛教室時連椅子都不敢坐下來,不敢接觸我們的筆,其實我們擔心交叉感染,雙手也是一直噴酒精,並為下一位進來病患擦拭桌面及椅子,疫情下就醫和衛教情境的畫面一幕幕湧現,縱使醫護人員都有打疫苗了,也是會擔心把病菌帶回家傳染給家人,心裡總是有些跟就醫民眾一樣無可避免的憂慮;我想只要我們做好防護,打疫苗、勤洗手、外出戴口罩、調整生活型態,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均衡飲食提升免疫力,希望疫情快快散去,回到正常的軌道,雖然這波疫情讓大家都苦悶,衛教時還是有遇到溫馨的故事,病患看診時不斷提醒醫護人員,「雖然已戴口罩可再多戴一層護目鏡!尤其你們在衛教時一定也要戴好!」,窩心提醒的話語一直圍繞著我,事隔一週同事接到快遞,原來是一箱護目鏡。

新冠肺炎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當疫情不斷升溫,每天新聞發布不斷攀升的確診數量、各式媒體報導資訊,此時此刻內心和外部環境,都是過往不曾遇上的混亂和擔憂,感受到自己快被難以想像的焦灼和緊張情緒淹沒,越是不平靜的時刻,我們更要沉著的面對與接納現況。

災難因應本就是人類本能的一部分,當生病的時刻未得到滿足或處理時,大致以回應情緒上不平穩而做出來的保護反射行為為主,且會帶有情緒字眼脫口而出,影響到思考及判斷,無法帶到醫療專業心理素質成長之善果,天然災害下,第一線醫護人員背負極大壓力,但只要大眾給我們多一點鼓勵少一點責備,我們當會堅持守住各自的崗位,更加努力守護民眾的健康。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