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肺炎排名仍高居第3位。糖尿病患者是肺炎的高危險群,除了本身的免疫力較弱,身體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力受到影響外,也與併發其它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腎病變有關。一旦肺部受到感染,重症率和死亡率也較一般人高。因此,對於肺部的感染,包括肺炎、流感和COVID-19所採取的預防性措施,就顯得非常重要。
肺炎鏈球菌為人類重要且常見的細菌,有90幾種血清型別。這種病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可侵入人體而引發肺炎、菌血症、敗血症或腦膜炎等嚴重病症。目前肺炎鏈球菌疫苗有23價(PPV23)和13價(PCV13)兩種,涵蓋了大部分流行的血清型。23價注射之後可快速產生抗體,但保護效果不夠持久,最多5年左右。13價產生效果的時間較慢,保護效期較長,可達10年之久。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病毒藉由飛沫傳播,感染後引起的症狀類似一般感冒如發燒、肌肉酸痛、流鼻水、喉嚨痛及咳嗽等,但有部分可能併發嚴重的病症如肺炎、腦膜炎、心肌炎或神經系統疾病等。由於糖尿病患者感染肺炎鏈球菌或流感,較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衛福部疾管署建議在流感、肺炎的流行季節最好要施打相關的疫苗,降低得病機率同時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COVID-19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和未接種COVID-19疫苗者相比,接種疫苗可以減少罹病、重症或死亡的風險。COVID-19與糖尿病關係密切,兩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相互影響。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也容易重症;另一方面罹患COVID-19後,新冠病毒可能破壞胰島β細胞,損害其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導致糖尿病的發生。這些發現突顯出COVID-19流行期間疫苗接種以及後續糖尿病篩檢的重要性。
根據國際研究,在COVID-19流行期間接種流感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感染COVID-19引起的重症風險和住院機率,並減輕對醫療系統的負擔,因此疾管署建議糖尿病患在COVID-19疫情期間施打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手臂接種,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以利接種後反應之判別。
糖尿病患接種完相關的疫苗後,可以降低肺炎感染機會,但仍應注意個人衛生保健,控制好血糖、血壓及血脂,並戴口罩、勤洗手與維持社交距離,減少出入公共場所等各種預防措施,建立更安全的防護網,保障大家的健康。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