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西元2021年)適逢胰島素問世一百週年,今年醫訊社出版之糖尿病專刊,除了帶給一般民眾,尤其糖尿病友,最新、最全方位的糖尿病相關知識外,並且介紹世界糖尿病日由來,以茲紀念胰島素發現百週年。
國際糖尿病聯盟於西元1991年決定以每年的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這個日期正是發現胰島素的外科醫師班廷(Banting)的生日。目前糖尿病的治療日新月異,各式各樣降血糖藥物不勝枚舉,我們很難想像,在班廷醫師的年代,糖尿病是不治之症,被醫師診斷為糖尿病就等同是被宣判死刑,當時唯一治療就是"飢餓療法",亦即嚴格飲食控制,盡其所能減少攝取的熱量來延長生命,但這樣卻導致糖尿病人骨瘦如柴,最後因營養不良而去世。班廷醫師出生於西元1891年11月14日,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被徵召入伍當軍醫而提早一年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系畢業,退伍後回國開業,並在西安大略大學兼課,熬夜準備生理學課程時常睡著了,西元1920年10月31日那一天凌晨醒來突發奇想,構思實驗要從狗的胰臟把胰島的內分泌物(即後來所稱的胰島素)分離出來,並試著以其緩解糖尿病。班廷鍥而不捨執著於研究,加上多倫多大學生理學教授麥克勞德(Macleod)指導協助實驗進行,以及研究生貝斯特(Best)做為班廷的最好研究助手與夥伴,1921年首度從狗的胰臟中分離出胰島素,還有後來加入研究團隊的生化學家柯立普(Collip)改善了萃取純化胰島素的技術,於1922年開始胰島素臨床試驗,首度將胰島素注射在糖尿病童身上,從此挽救了許多因罹患第1型糖尿病而掙扎於垂死邊緣的年輕生命!正因為胰島素帶來糖尿病治療的新曙光,1923年諾貝爾醫學獎同時頒給班廷與麥克勞德,創下了從開始研究到獲頒諾貝爾獎的最短時間紀錄,而班廷也是截至目前最年輕的(時年32歲)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自西元1991年開始,世界糖尿病日就訂在班廷的生日11月14日,以紀念發現胰島素的偉大貢獻,並向社會大眾宣導正確的糖尿病相關知識,提升對於糖尿病的重視。
本月出版糖尿病專刊即是呼應世界糖尿病日的宗旨,先介紹糖尿病的診斷和分類,接著解釋第1型和第2
型糖尿病的成因,並詳細說明胰島素在治療第1型和第2
型糖尿病所扮演的角色,希望在明白胰島素治療效益的同時,也知道注射胰島素必須注意的事項及預防副作用;由於醫學日新月異,本刊專文介紹連續血糖監測、胰島素之外的注射針劑、以及說明目前最新的糖尿病口服藥物兼顧心腎保護作用,另外並提供糖尿病友在高低血糖狀況的處理常識與強調良好血糖控制以促進生活品質的重要性,為提升糖尿病人靈魂之窗的保護,本科設置有視網膜病變篩檢工具以及相關眼科轉介措施。此外,由護理衛教師敘述衛教糖尿病友的過程,分享不同糖尿病友的經驗足供借鏡與學習,其中當然也有起初排斥、衛教之後最終樂於注射胰島素的故事;值此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專刊最後有衛教師的衛教甘苦談、藥師叮囑糖尿病人接種各式疫苗的重要性、並由營養師提供寶貴的抗疫飲食建議。
今年十月本院通過醫策會主辦的糖尿病照護品質認證,這份得來不易的榮耀,正是本院提供最優質糖尿病照護的保證;冀望本專刊成為糖尿病友日常生活保健手冊,同時也是社會大眾認識糖尿病的入門小百科,瞭解發現胰島素的過程,並齊聲慶祝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上午 |
|
●高醫 |
|
|
|
|
下午 |
●高醫 |
|
|
|
|
|
夜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