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專刊
2022.11 第42卷第6期 執行編輯:洪薇雯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第2型糖尿病何時該使用胰島素
【回本期目錄】
大同醫院 內分泌新陳代謝內科   許乃薇 主治醫師 (111年11月)

每當在診間建議糖尿病患者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時,常常會聽到病人有這樣的疑問:「醫師,我的朋友也有糖尿病,可是他不用打胰島素,只要吃藥就控制得很好耶,可以不要打針嗎?」、「聽說只要開始打胰島素,一輩子就得一直打針了,是真的嗎?」

雖然現在針對第2型糖尿病的治療,已有多種口服藥或是非胰島素的注射針劑,然而在某些情況下,胰島素仍然是會被建議使用的治療方式。以下會一一說明第2型糖尿病患者在什麼情況下,醫師會建議使用胰島素治療。

●新診斷糖尿病合併高血糖症狀:

某些病人在剛診斷糖尿病時,糖化血色素就超過10%或是血糖超過300 mg/dL,且伴隨明顯高血糖症狀,也就是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和體重減輕),這類病人會建議開始使用胰島素,通常會從一天一次長效胰島素加口服降血糖藥開始治療。根據研究,若在糖尿病初期積極地將血糖控制達標,可減少日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也就是所謂的『遺贈效應』。而胰島素正是最能快速將血糖控制下來的藥物,大多數第2型糖尿病人在初期使用胰島素治療,加上飲食與生活型態調整,血糖控制很快達標,之後胰島素就可以逐步減量甚至改成只用口服藥即可。

●高血糖危象:

也就是糖尿病酮酸血症和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可能是因為感染或其他原因造成,需要住院從靜脈給予連續性胰島素輸注治療,通常會合併餐前皮下注射速效胰島素來控制高血糖。

●已使用多種口服或非口服藥物血糖仍未達標:

某些病人即使已改善生活習慣、且使用四種以上非胰島素藥物治療,血糖仍然一直無法達標,這時醫師也會建議加上胰島素使用。有的病患會覺得自己又沒有不舒服的症狀,所以不想開始打胰島素。但是如同前面所述,早點將血糖控制達標,才能減少日後產生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

●糖尿病罹病多年胰島素分泌功能衰退:

在糖尿病剛診斷時,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就已經開始衰退,並且會隨著罹病期愈久則胰臟功能每況愈下。所以很多病人會發現隨著病程越久,使用的糖尿病藥物種類變多、劑量也增加,同時血糖愈不容易達標,若生活飲食習慣沒變,則很可能是胰島素分泌功能衰退導致,這類病人會建議長期使用胰島素治療。

以上是第2型糖尿病患者會被醫師建議開始胰島素治療的幾種情況。患者們若能遵照醫囑注射、注意避免低血糖、了解並落實衛教事項、持續良好飲食習慣,血糖通常都能控制達標。不論是短期或長期使用,胰島素都是治療高血糖很好的利器,因此不用對胰島素抱持恐慌或抗拒的想法。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大同   大同    
下午 大同     高醫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