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智慧醫療」專刊
2022.12 第42卷第7期 執行編輯:吳如惠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智慧數位導航植牙3:較窄缺牙區的人工植牙手術
【回本期目錄】
大同醫院牙科/高醫牙科門診部   陳育苹 主治醫師 (111年12月)

牙周病於全國國民的盛行率約為90%,而牙周病伴隨的牙齦萎縮、齒槽嵴過度破壞導致恆牙自行脫落;還有一種狀況則是牙齒於青少年期的早期缺失:像是過深齲齒、恆牙牙胚未發育、乳牙延遲脫落導致的缺牙但並未及時處理,導致後排牙齒往近心(向牙齒中線)移動,造成缺牙區的近遠心空間(前後牙齒的差距)縮小,形成了較窄的缺牙空間,這時若要使用人工植牙重建咬合,會需要多面性的評估或是協同矯正治療。

有一種情況是,缺牙空間並未窄到需要協同矯正治療,但是必須配合未來假牙牙冠製作,仔細計算、規劃並測量人工植體的置入途徑與角度,為了減少free hand(徒手,沒有導板或導航)造成的偏移或誤差,手術導板(surgical guide)的應用幾乎普遍的使用於目前的人工植牙手術,但近10年來越來越多動態導航(Dynamic Navigation)系統的發展成熟應用於牙科治療上,在2017年也有關於動態導航應用在人類上的人工植牙相關系統性回顧,證實了使用動態導航可以增加植體根尖位置及角度的精準度,減低人工植體最終置入途徑與設計的誤差對於一些條件較嚴苛的缺牙區會有較大的幫助。

以下案例為右上第一及第二小臼齒的長期缺牙區,該位小姐為工作較繁忙的上班族,因此在初次見面評估時先拍攝全口環景片(panorex,圖一)擬定了人工植牙的計畫,安排在下次回診日一次完成:配戴定位裝置(圖二)、牙科錐狀束電腦斷層(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拍攝(圖三)、透過動態導航軟體搭配電腦斷層設計人工植體置入途徑(圖四)、最後完成人工植牙手術。

對於患者來說,數位化設計並搭配上動態導航,不僅幫助且提高人工植體置入途徑的準確度、幫助理想的設計補綴物位置、使患者方便清潔並良好的維持人工植體的健康;還可以減少來診次數,因以往使用手術導板可能還需多回診一次來進行導板的試戴而後才能安排手術,但現在可以當日完成電腦斷層拍攝、人工植體置入途徑設計、手術進行,著實對工作較繁忙又需要咬合重建的患者有一大幫助。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大同   牙科門診部  
下午     大同      
夜診   大同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