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照護」專刊
2023.01 第42卷第8期 執行編輯:郭耀仁/歐素妃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周邊血管阻塞之症狀與處置
【回本期目錄】
內科部副部長/心臟內科/心導管室主任   許栢超 教授 (112年1月)

一位高齡洗腎阿公來到門診求診,主訴是雙腳有無法癒合的傷口,腳趾也都開始發黑壞死,一看病史有糖尿病又有洗腎,大概十之八九就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問病人及家屬為什麼這麼晚才來就醫?大多是老人家自己忍耐疼痛一陣子了才告知家屬,因此常常就導致治療的延誤。

由於周邊動脈疾病與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危險因子,因此在危險因子的控制(如治療三高、戒菸等)就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疾病的檢查主要是藉由觸診肢體脈搏、踝肱血壓指數(ABI)、周邊血管超音波等來做判斷。一旦診斷有此疾病,醫師會先給予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靈來做治療,目前健保也核准使用最新的結合阿斯匹靈和抗凝血劑(rivaroxaban 2.5mg)的組合藥物來提供病人更好的療效,有跛行症狀者則使用普達錠(cilostazol)來做為輔助治療,此外若有高血脂症也須使用他汀類藥物來降低壞膽固醇,高血壓和糖尿病也都要設法控制穩定。

在非藥物治療方面,對於有跛行病人若藥物效果不佳時,可考慮進行導管介入(主要為氣球擴張/支架置放)治療或外科繞道手術,但對於傷口不易癒合或產生局部壞死病患,則建議儘早至心臟科就醫施行導管治療或繞道手術,才能減少發生大截肢或死亡的風險,由於導管治療對比外科繞道手術風險更低,且只需要局部麻醉,恢復時間也較快,逐漸成為治療的首選項目。這些年也由於各種導管設備日新月異,民眾也有更多的治療選擇,但很多健保並不給付,建議在治療前先與心臟科醫師做好詳細的討論。此外,適度的足部運動對於促進血液循環也是非常重要,若是有傷口無法癒合也應該同時至整形外科門診治療追蹤。

在靜脈血管阻塞方面,常聽到的疾病就是下肢的深層靜脈栓塞,主要的症狀就是單側患肢腫脹,嚴重者會因血栓跑到肺部造成可能致命的肺栓塞,靜脈栓塞若無好好治療,長期下來也會造成栓塞後症候群,如靜脈潰瘍、慢性肺高壓等問題,因此在治療上,一旦發生單腳腫脹問題,應該儘早就醫,醫師若診斷有靜脈血栓問題,通常會先開立抗凝血劑藥物來做治療,若狀況嚴重,也可以進一步使用導管介入來做局部導管溶栓或是血栓抽吸來治療,但更重要的還是找出造成靜脈栓塞的主因,若是癌症問題就要治療癌症本身,並長期使用抗凝血劑;若是長期臥床少動就要讓肢體做適度的活動來避免血栓的再發生。

周邊血管阻塞過往常常容易被民眾所輕忽,造成來求診時已過黃金治療期,嚴重者甚至會有面臨截肢、死亡的風險,藉由本次主題的介紹,希望能讓民眾有更多的認知,來改善此疾病的不良預後。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小港      
下午   高醫        
夜診     高醫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