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專刊
2023.02 第42卷第9期 執行編輯:蔡祥麟/王照元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大腸癌之免疫療法
【回本期目錄】
大腸直腸外科   陳伯榕 主治醫師 / 蔡祥麟 副教授 (112年2月)

跟其他癌症相較之下,大腸癌之免疫治療發展並不普及。原因在於可以使用免疫治療的大腸直腸癌病人並不多,目前可考慮免疫治療的病人大多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中的微衛星不穩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族群,或可稱為DNA錯誤配對修復機制有缺陷(DNA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此種病人大概佔了轉移性大腸直腸4%~5%,比例偏低。

免疫治療藥物像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如atezolizumab;nivolumab;pembrolizumab;avelumab,在國外的臨床試驗提到在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微衛星不穩定之族群用pembrolizumab有4成的反應率,而在另一份研究中也證實nivolumab對於DNA錯誤配對修復機制有缺陷(DNA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有良好的反應率,也因為這個臨床試驗美國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通過nivolumab可用於此族群,此臨床試驗更提出將Nivolumab和標靶藥物ipilimumab併用可以達到更好的反應率。遺憾的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台灣之大腸直腸癌治療領域皆未納入健保給付規範中。

免疫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大多數是患者可以忍受的,例如疲倦,腹瀉,皮疹及皮膚癢,當出現較嚴重的副作用可以先停止使用免疫治療藥物。

最後提供本院案例。一位81歲女性在2019年因為升結腸腫瘤開刀,病理報告為升結腸癌第三期,病人術後完成了12次的輔助性化學治療FOLFOX (5-fluorouracil, folinic acid, and oxaliplatin),然而2020年七月,在例行的常規電腦斷層追蹤發現了多顆肝轉移,我們將化學治療換成FOLFIRI (5-fluorouracil, folinic acid, and irinotecan)並加上標靶治療avastin(bevacizumab)。在數個療程後的電腦斷層追蹤中發現肝臟轉移變得更惡化。此時我們建議此病人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因為此病人正好是微衛星不穩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的族群。從2021年二月,每兩周給一次nivolumab,在後續的追蹤發現此病人的腫瘤指數皆在正常值範圍中。影像學檢查也顯示肝轉移逐漸縮小。這就是一個成功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用免疫治療的案例。

最後,免疫治療在大腸直腸癌中仍有許多需要研究的議題,也期待有更多更新的臨床試驗可以帶給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更多的福音。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陳伯榕) 高醫(蔡祥麟)   高醫(陳伯榕) 高醫癌症中心(蔡祥麟)  
高醫癌症中心(陳伯榕)
下午   小港(陳伯榕)     高醫(蔡祥麟)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