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醫學」專刊
2023.03 第42卷第10期 執行編輯:盧怡旭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急性心衰竭的非藥物治療:Impella Heart Pump-微型心臟幫浦
【回本期目錄】
心臟內科 陳力瀚 主治醫師 (112年3月)

「這名心肌梗塞的患者血壓不穩定!先使用升壓劑維持血壓!」「糟糕血壓上不來…患者嚴重心因性休克!快call心臟外科醫師裝置葉克膜!」急迫的聲音指揮著醫療團隊,儀器的嗶嗶聲警示著生命如懸一線的脆弱,害怕嗶聲之後卻沒了下一個心跳,所以總是希望心跳聲可以穩定地響徹在凝結的空氣之中…

上述的場景在急診室、加護病房、或是心導管室裡,雖然不能說是「日常」,但卻也是心臟科醫師常常所需面臨的生死關頭。每個瞬間都是與死神拔河的角力賽。畢竟心臟可是人類賴以生存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心臟就像是一個幫浦,不眠不休認真努力地跳動,把血液打出輸送到全身的各個器官,供養全身所需的養分與氧氣。然而當心臟缺氧、受傷、或是生病時(例如:急性心肌梗塞、嚴重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炎、急慢性心臟衰竭、開心手術術後、或是高危險性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的循環支持…等等),受損的心肌無法有力地把血液打出去到各器官,於是低血壓造成了組織灌流不足,進而產生心因性休克,隨時可能心跳停止而死亡。此時就需要醫療的緊急介入來維持血壓以供應全身各器官的灌流。藥物的部分常使用升壓劑與強心劑。而除了藥物以外,機械式循環支持系統更是在現代醫學發展進步之下的一個強力武器,可以為心臟提供血液動力的支援。過往最常聽到的就是鼎鼎大名的「葉克膜(ECMO)」。葉克膜可以透過體外馬達以及循環氧合機來暫時取代心肺功能,爭取心臟及肺臟修復與治療的時間。而除了葉克膜以外,心臟科常用的機械循環支持系統也包含主動脈氣球幫浦,以及心室輔助器。

Impella是近年來最新的機械循環支持系統,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暫時性人工心臟。它透過經皮導管裝置,從股動脈微創植入,暫時性置入心臟來為心臟提供血液動力的支援,輔助心臟跳動,並減低左心室壓力。其原理是把Impella導管跨過主動脈瓣(其中流入口位於左心室,流出口位於主動脈),當Impella馬達開始運作後,可以把衰竭的左心室內血液抽出,再從主動脈端灌入以循環到全身器官,藉此達到輔助心臟搏動射出的作用,降低損傷的心肌所需耗氧與做功。相較於「葉克膜」需要複雜的管路置入,及後續可能引發的管路感染或遠端肢體缺血,Impella提供相對簡單的管路,對病人及照護上都帶來好處與優勢。且在極重症、非得需要葉克膜的病人來說,Impella亦可以配合葉克膜來達成更佳的心室輔助,與減輕主動脈瓣逆流造成左心室負擔的效果;另外,對比「主動脈氣球幫浦」,Impella提供了更佳的左心室減壓能力,以及較好的冠狀動脈灌流。歐美等國在嚴重心衰竭合併心因性休克的患者、開心手術、以及高風險複雜心導管介入術中,使用Impella做為循環支持系統已相當盛行,且帶來預後的改善。

機械循環支持系統就像是人工的心臟馬達,在心臟受損衰竭最嚴重的時期提供輔助支持,爭取更多治療與修復的時間。期許這個Impella引進台灣能使更多「傷心人」不再「傷心」!醫學的進步日新月異,能有更多武器幫助心臟衰竭的患者,是患者的一大福音!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下午 高醫(0131)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