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支配著心臟以及其他重要內臟,是負責維持生命必要機能的系統。其廣泛分布於心臟、肺、食道、胃腸、肝臟、腎臟、膀胱、生殖器等重要內臟,支配了汗腺、淚腺、血管、氣管、骨骼肌肉等,因而也掌管了心跳、體溫、呼吸等重要且與生命攸關的功能。自律神經不受大腦意志的控制,其支配的重要內臟是無法由大腦下令來控制的,例如心臟跳動速度由自律神經控制但無法由大腦來指揮。
自律神經包含了兩大系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的中樞在腦幹,其通過脊椎至脊椎旁的交感神經叢,透過交感神經叢在到內臟器官,當交感神經刺激時,誘發的反應作為因應緊急狀態之用,例如說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心跳加速,心臟收縮例增強,呼吸急促等來應付緊急狀態,如原始人在狩獵時,現代人面臨壓力或者是與人吵架打架時。副交感神經的中樞也在腦幹,其透過迷走神經走在脊椎中,進而支配內臟器官,當副交感神經刺激時,產生與交感神經相反的反應,使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呼吸減緩,促進消化道,用以拮抗交感神經的效果。傳統的概念上認為交感與副交感是互相抗衡而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自律神經難以捉摸,其檢測也包含了很多種:姿勢性血壓心跳測量,配合筏氏手法的血壓心跳測量,傾斜床檢測,冷壓測試,血中交感神經物質檢測,心律變異HRV,感壓反射敏感度BRS,感壓反射敏感度頻譜檢測,肌肉交感神經活性MSNA,皮膚交感神經活性SKNA;本團隊使用較新的作法:皮膚交感神經活性SKNA檢測。在高醫心臟內科團隊進行的研究中針對急性冠心症的患者,以SKNA檢測來對其作為嶄新生物標誌,本研究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Heart
Rhythm。我們發現急性冠心症患者其SKNA比一般人高,SKNA數值可以做為心室心律不整的預測指標,再者SKNA在男性女性有所不同,且與HRV參數有所相關。除了在急性冠心症患者中使用SKNA去分析其心律不整風險外,本研究團隊也使用SKNA於昏厥病患、食道癌病患中,近期也陸續發表在國際期刊上。而SKNA在高醫的應用也逐漸推廣,期待能以SKNA對於病患可以達到個人化醫療、精準探測,而對病患能有所幫助。

圖一、高醫心臟內科蔡維中醫師與其助理佳蓁示範如何為民眾及病患執行SKNA檢測。該檢測為非侵入性且方便使用,一般民眾與有心臟疾瘓者皆可以考慮來接受檢測。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