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心臟再同步化治療以及如何進行
某些心臟衰竭的病人出現心室傳導阻滯,使得左右心室收縮和放鬆不同步,而讓心臟衰竭的症狀加劇。近年發展出的心室再同步化心律調節器,能透過設定使得左右心室能夠同步收縮,加強心臟的功能。
此一治療與傳統節律器不同的地方在於,後者心室的刺激僅由右心室啟動,因此整個心室的活化為右心室傳導至左心室,與正常生理可說是相當不同。而同步化治療則以心導管方式將導線分別放置於左心室(經由右心房的冠狀竇進入,置放在左心室表面的靜脈)以及右心室,以達到左右心室同步收縮。
目前的研究顯示此一治療對於左心室收縮功能、心臟衰竭症候、運動耐受力及生活品質上皆有所幫助,患者因心衰竭惡化,再住院次數也可明顯減少。健保給付方面,目前此治療為事前審查,需醫療端事先送審,再由健保局決定同意裝置。

(感謝美敦力公司提供)
甚麼樣的病人適合接受心臟再同步化治療?
在具有下列情況之病人可考慮:
■左心室收縮功能不良且合併藥物難以控制之心臟衰竭症狀(必須條件)
■伴隨心室傳導功能異常
■左側束支傳導阻滯(l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且QRS duration > 130毫秒。
■非LBBB,且QRS duration > 150毫秒。
■合併房室傳導阻滯(AV block),預期高度依賴節律器刺激心室收縮,此時再同步化刺激會優於傳統的節律器。
有甚麼可能的併發症?
因再同步治療為傳統的節律器再加上一條左心室的導線,其併發症也與後者相似,包括:
■感染
■傷口血腫
■導線移位以至於需進行再次手術
■氣胸
■心包膜積液
結語
醫療日新月異,近年來出現不少新的藥物為心臟衰竭的治療注入活水。然而仍有為數不少病人在適當藥物治療後,還是受苦於心臟衰竭,此時病人可與門診醫師討論,若符合心臟再同步治療之適應症,可轉介至心臟內科門診評估,透過此一治療以改善生活品質、達到提高心輸出量的效果。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