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醫學」專刊
2023.03 第42卷第10期 執行編輯:盧怡旭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安「心」病友會相見歡紀實-談心房顫動
【回本期目錄】
心臟内科   蕭奕穎 主治醫師 (112年3月)

笑,全世界便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張愛玲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來到這世上必修的生命課題。出生的時候大家與你歡笑;年老的過程有人與你相伴;而死亡的時候則悄然離去;唯獨“病”這部分,卻實在是不該獨自面對。就像人們並不是害怕黑暗,而是恐懼躲在黑暗中的那份無知。

近年來心房顫動(Artrial fibrillation)慢慢的越來越被重視也被人所廣知。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心房顫動的病人發生腦中風的機會是正常人的四倍以上,所以病患們得服用藥物來預防腦中風的發生。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心律不整之一。依盛行率調查,全人口中平均每100 人中就有1-2位罹患心房顫動,而且隨著年紀的增加,心房顫動發生的比率也增加,65歲以上,約4%的人有心房顫動;甚至到80歲以上,約10%的人有心房顫動。引起心房顫動的機制,一般認為是心房組織內有很多且很快速的不正常放電,導致心房無法正常的收縮且心跳數忽快忽慢而不規律。

除了年紀較大的病人外,其他如有高血壓,心衰竭,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病人,也是心房顫動好發族群。除了心跳忽快忽慢所造成的心悸、心律不整、喘、心臟衰竭、昏眩以外,醫學上最讓人不樂見的倂發症是中風。心房顫動發生時,因心房組織快速不正常放電,心房便無法正常且有效的收縮,導致血液無法有效且正常的移動,因而容易於左心房產生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流流出心臟,便容易造成器官的栓塞,如栓塞於腦部便就是腦中風。

2022年11月26日,高醫舉辦了一場心房顫動的病友會,並邀請了遠赴臺北榮總學習心臟電氣生理學的高醫心臟科高培恒醫師來幫病友們做衛教及講解,一方面是鼓勵病友們積極面對,也幫病友們解答各種疑惑。如上面所提的,人在面對疾病時的無助與恐懼,很多時候醫師反而是只能提供臨床輔助及治療方向的角色。而藉由病友們之間的互相鼓勵及分享,更能夠給予彼此未來去面對疾病的希望與勇氣。病友們的反應非常熱烈,也對於此次精心安排的活動都非常滿意。此次不只吸收了知識以便對疾病有深入的了解,他們也很感激有這樣的機會能夠有共處的時光,也更能夠勇敢表達出平時說不出的羞澀苦衷。而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病友們更加了解自己,互相勉勵,扶持彼此共同去面對生命的低谷。因為有了大家的熱情參與及分工合作,本次的病友會才能順利舉行。希望未來還能有機會再見!!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0108)      
下午            
夜診       高醫(0107)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