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創始於1957年,位處高雄市中心,65年來持續不斷提供高雄市民優質的全人照護。1998年,高雄醫學大學銜市政府之命,以公辦民營的方式進駐市立小港醫院,提供南高雄民眾優質醫療服務,創下公辦民營醫院的服務里程碑。2010年,超過一甲子歷史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由高醫整建完工重新開幕營運,之後十年,連年創下區域醫院服務績效全國第一的殊榮。2014年旗津醫院的重新開幕,將高醫醫療體系健康照護的範圍由市中心以及南高雄更進一步涵蓋至離島旗津。高醫醫療體系秉持照顧高雄市民的使命積極努力,其健康照護網已經涵蓋超過半個大高雄地區,但是北高雄的民眾仍然缺乏醫學中心支援的區域醫院,若要就醫仍然需要舟車勞頓進入高雄市區。為解決北高雄民眾就醫的困難,高醫醫療體系經過多年的籌備,在捷運紅線南岡山站傍鄰籌設新建高醫岡山醫院,醫院大樓與南岡山捷運站站共購,預計於2023年8月完工啟用,為北高雄的民眾帶來最好的就醫環境與最先進的醫療設備。
立體3D心臟超音波
過往的心臟超音波檢查只能提供平面影像,無法呈現心臟立體結構,心臟科醫師只能藉由過往經驗於一張張2D超音波相片中解讀相關資訊。最新立體3D心臟超音波,利用3D技術合成,不需要動用電腦斷層這麼龐大的機器,就可以獲得心臟3D影像,加上電腦運算速度的進步,能夠於螢幕上及時呈現立體3D影像,對於醫師判讀提供了最佳的協助。
低劑量雙向數位平板心臟血管攝影機
心臟血管疾病已經是不亞於癌症的國人第二大死因,對於心臟血管疾病的治療,心導管攝影以及血管內介入術是不可或缺的一項檢查以及治療。要完成心導管檢查或是治療,最重要的就是心臟血管攝影機。心臟血管攝影的原理是利用X光管球發射X光照射需要成像的部位,再經由位於X光管球對側的數位平板偵檢器接收訊號,經過軟體運算之後將影像呈現在螢幕之上。過往的心臟血管攝影機因為技術的限制,若是檢查時間過久可能因為輻射劑量過高導致皮膚灼傷,或是因為影像品質不好使得檢查品質下降。高醫岡山醫院採用最新型心臟血管攝影主機,其平面偵檢器解析度可以分辨小於0.16公釐(0.16mm)的微細血管,讓所有病灶無所遁形。除此之外,利用特殊電子格柵X光發生技術以及最新AI輔助影像處理軟體,與前一代心導管主機相比,在同樣條件下可以再降低最多達70%的輻射劑量,即使體型肥胖的患者或是手術時間長的時候都不會因為輻射劑量過高導致皮膚傷害。
Impella Heart Pump
當一個人的心臟或是肺臟失去功能後,葉克膜可以提供適時的心肺輔助,為病患爭取治療的黃金時間。雖然葉克膜可以讓病患暫時維持生命,但是也帶來很大的併發症。其中包括動脈血管因為管路直徑過大而阻塞導致末端肢體缺血,由有甚者甚至必須面臨截肢的狀況。其次,因為葉克膜的血流方向違反人體生理原則,使用時間過長容易造成肺水腫以及續發性的心臟衰竭而導致治療失敗。微型心臟幫浦(Impella)將微型馬達,經由導管直接置放於病患的左心室之內,模擬正常心臟功能,將血流由左心室直接抽送至主動脈進而供應全身,除了提供高危病患臨時的心臟功能輔助,同時免除了葉克膜所帶來的副作用與併發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承襲65年來高醫對於高雄市民健康照護的使命,在高醫岡山醫院建立完整的心臟照護團隊,採用最先進的醫療設備,為北高雄民眾提供最佳的醫療服務。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上午 |
●大同 |
|
|
|
|
|
下午 |
|
|
|
|
|
|
夜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