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一直是為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其會嚴重降低患者的心臟功能並增加死亡風險,故若能預防心臟衰竭的初次及再次發生,是為很重要的課題。依ACC/AHA(美國心臟病學院/美國心臟醫學院)的病程進展可分為A、B、C、D四期,針對於心臟結構無改變也無症狀的A期以及心臟結構改變,但尚無心臟衰竭的症狀的B期建議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如:維持理想體重及健康的飲食習慣等)。當病程進入有心臟衰竭症狀並伴有心臟結構損害的C期時,亦需注意飲食中的鹽份及水分的攝取量,到了D期的末期心臟衰竭,另需注意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況發生。
一.心衰竭A、B期的營養建議:
食物類別 |
益
處 |
建議食物選擇 |
全榖雜糧類 |
維生素B與纖維,有益於血脂肪管理 |
燕麥、糙米、地瓜 |
乳品類 |
必需及支鏈胺基酸可幫助強化肌肉。奶類亦含有鈣質,可幫助骨骼強壯並且有助於維持良好的血壓 |
低脂及脫脂牛奶、優格 |
豆魚蛋肉類 |
深海魚或黃豆製品>(優於)家禽>(優於)家畜 |
蔬菜類 |
維生物、礦物質、纖維質及植化素,有益於心血管系統且保持排便順暢 |
新鮮時令蔬菜及水果 |
水果類 |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
鎂、維生素E及不飽和脂肪酸,有益血脂及心血管系統 |
芥花油、橄欖油、花生油…等植物油及堅果類 |
鹽分不超過每天5公克 |
減少心臟充血症狀,有助調節血壓,益於心血管系統健康 |
選用新鮮食材、天然辛香料取代加工製品、醬料,避免用菜湯或肉湯拌飯 |
2.此外,此飲食原則不鼓勵喝酒,若有飲酒習慣建議每次男性≦2份,女性≦1份(如:葡萄酒150c.c./份)。並且減少額外攝取含精緻糖食物,可預防新陳代謝症候群。
二.心衰竭C、D期營養問題之處置:
1.體液滯留:建議每天測量體重,若3天內增加2公斤以上可考慮視為水腫問題,此時要更注意鹽分及水分的攝取。請依照醫師建議控制,以避免增加心臟的負擔
(1)鹽分:每天2-3公克鹽限制可能可改善心臟衰竭患者的心臟功能和腿部水腫問題。
(2)水分:每天1500-2000c.c.(包括食物中的液體)以緩解症狀和減少心臟充血,建議可使用固定容器將每日飲用水量好,再將其平均飲用,避免過量,並且配合避免攝取鹽份較高之食物,導致容易口渴進而攝取過多水份。
2.食慾不振:病人可能因疲勞、呼吸困難以及腸道水腫...之問題導致進食量減少,此時可採少量多餐進食。
(1)每天6-8餐的正餐及點心,點心可選擇營養密度較高的食物,如:堅果低脂優格。
(2)搭配市售濃縮商業配方營養品增加熱量及蛋白質攝取,同時可避免攝取過多水分。
3.規律監測體重:若有明顯體重減輕,建議可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給予相關飲食計畫。
面對心衰竭不緊張,針對心衰竭分期同時調整營養攝取與規律生活作息,讓您面對心衰竭更有利(力)。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