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衰竭患者常見會有呼吸困難、呼吸急促、運動有氧能力下降、運動不耐受症、肌肉力量下降、容易疲勞等症狀。而患者表現出來的功能受損與其預後相關。目前評估心衰竭患者功能能力和運動耐受度的方法有以下三種,而這些功能性測試已被用於預測心衰竭患者的預後。 
			一.六分鐘行走測試: 
			是種簡單、安全、不需要設備的低限量運動測試,可根據步行距離來預測心衰竭患者的日常活動表現。 
			測量方法: 
			在一個至少30公尺平坦、筆直、堅硬的表面並寬廣明亮的室內空間進行,紀錄呼吸困難指數,穿著舒適的衣服和鞋子行走六分鐘,建議在轉彎處放置三角椎。測試期間可以停下來或放慢速度。測試結束時,再次紀錄呼吸困難指數並計算圈數和額外行走的距離。 
			預後: 
			健康成人的距離為400-700公尺,大部分的研究認為距離<300公尺表示預後不良,而低於200公尺則會增加心衰竭患者的死亡。 
			二.簡易身體表現功能量表(SPPB) 
			則是提供一種評估平衡以及間接測量肌肉功能能力的方法,有以下三種測試項目。每項評分從0-4分,滿分12分。 
			測量方法: 
			(1)站立平衡:雙腳併攏、半並排、腳跟碰腳尖,每個姿勢維持10秒 
			(2)步行速度測試:以平常走路速度往前行走4公尺 
			(3)坐站測試:盡可能快速完成從椅子坐到站5次 
			預後: 
			分數10-12身體功能表現正常;低於7分心衰竭患者預後較差,而低於5分的老年人住院風險較大。 
			三、上述的兩項簡易評估方法可以在家自行評估 
			如果想了解更詳細的心肺功能狀況,需透過精密儀器評估的心肺功能運動測試,是獲得心肺功能的黃金標準,可以根據對於參與身體活動的所有系統(如心臟、肺臟和肌肉骨骼系統)的評估來解釋運動不耐受症的真正原因。藉由運動測試的結果也可以獲得相對應的運動建議(如圖),並配合患者運動習慣制定個人化運動處方。 
			此資料由復健科提供並僅供參考,提醒您,實際病情狀況,請與醫師及治療師討論運動計劃,並做適當的心肺功能評估。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