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歲的大客車駕駛陳先生從兩年前就開始覺得眼球常有紅血絲伴隨腫脹感,他以為這只是用眼過度,而休息過後也會好轉,因此不以為意。然而近兩個月來,開車時看馬路上的白線會有重疊影像,只好請假就醫。醫師仔細看了陳先生,發現他的左邊眼睛較為突出,而且上下轉動的幅度受限,進一步安排抽血檢查及眼窩電腦斷層,診斷他患了「甲狀腺眼病變」。
甲狀腺眼病變又稱為葛瑞夫茲眼病變,是一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起因於身體免疫失調產生了對抗自己正常組織的抗體。此抗體攻擊甲狀腺造成甲狀腺結節及功能異常,亦攻擊眼窩造成甲狀腺眼病變。要知道的是,雖然甲狀腺眼病變常常出現在甲狀腺亢進的患者上(90%),也是有少數(10%)甲狀腺眼病變的患者甲狀腺功能是正常甚至是在低下的狀態。
甲狀腺眼病變較好發於女性,這可能與葛瑞夫茲病(自體免疫甲狀腺亢進疾病)在女性盛行率較高有關。但根據統計,男性患者產生眼病變嚴重程度反而比較高。另外,抽菸是目前被證實是甲狀腺眼疾的最大危險因子,菸抽得越多,疾病嚴重度也越高,疾病治療效果也越差。
典型的甲狀腺眼病變患者會出現像是瞪人的眼睛(上下眼瞼攣縮、眼白露出範圍變大)、泡泡眼(眼瞼水腫)、結膜充血、眼球突出(凸眼症)、眼球轉動困難(複視)等等臨床表現。這些症狀的產生是由於上述抗體會刺激眼窩內的纖維母細胞,進而引發一連串免疫發炎反應:造成眼外肌肉的肥大、眼窩脂肪的增生、眼球也因推擠效應向外突出。肥大的眼外肌使眼球轉動受限,產生複視的症狀;突出的眼球造成眼瞼閉合不全、結膜發炎充血、眼角膜暴露而乾燥破損;由於周圍眼眶骨的限制,推擠效應往內則擠壓視神經,嚴重時使之缺血而造成失明。
甲狀腺眼病變開始時往往是疾病活躍期,伴隨眼部症狀的快速惡化,當免疫活躍度下降時,又能回歸到症狀較平穩的疾病穩定期。可惜的是,病程一旦造成眼部外觀的變化(如凸眼、眼瞼孿縮、斜視),便無法自然恢復原狀,只能靠手術介入。
甲狀腺眼疾的治療需要眼科及內科醫師的合作。首先必須監控甲狀腺功能,避免甲狀腺亢進引發的併發症。眼科醫師的角色在於治療病患的臨床表現,例如在眼瞼孿縮、眼球突出合併眼瞼閉合功能不良的病人,給予人工淚液或凝膠加強保濕;於眼病變惡化的急性期早期診並適時給予類固醇治療;效果不佳者可進一步使用免疫抑制劑或轉介放射治療。當病患因為眼窩壓力過大,出現視神經病變暴露性角膜病變時,眼窩減壓手術可以及時介入以避免永久性的視力傷害。而眼瞼孿縮、單純凸眼影響外觀者,或是眼外肌肥大造成斜視者,可以在疾病治療至穩定期後,再進行手術改善。
甲狀腺眼病變往往是需要長期抗戰的,病患除了要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以外,也要能夠戒煙、並定期追蹤才可長保眼睛健康。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