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靈魂之窗-
從眼睛看身體疾病」
專刊
2023.04 第42卷第11期 執行編輯:許淑娟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內源性眼內炎,糖尿病友愛注意
【回本期目錄】
眼科部/旗山醫院眼科   吳兆偉 主治醫師/主任 (112年4月)

小張是一位糖尿病病患,這半年來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常常三餐不正常,連帶的連血糖藥也常常忘了吃。最近這幾天他不僅人容易覺得累、有時候還會有畏寒的情形發生。他原本以為自己只是普通的感冒,沒想到有一天右眼突然出現不少黑影,視力下降、眼睛也充血疼痛,他急忙至醫學中心掛急診。在急診室,眼科醫師詳細檢查並詢問了其最近病史後,懷疑他罹患了「內源性眼內炎」,急診醫師掃了腹部超音波後亦證實其肝臟有膿瘍產生,立即安排內科住院治療,並請眼科醫師協助控制眼內病灶。小張在醫院接受了靜脈抗生素及肝膿瘍引流治療後,病情總算是穩定了下來,而右眼在經過了數次的眼內抗生素注射治療以及玻璃體切除手術後也總算是保留下來了,但是視力仍無法恢復,僅能見模糊的光影而已。

眼內炎是一種病菌感染眼內組織的感染症,如果為外傷或眼科手術後感染所致,稱為「外源性眼內炎」;若為身體其它地方感染、病菌經由血液循環移行至眼球所致,則稱為「內源性眼內炎」。常見的症狀有眼睛紅腫疼痛、畏光、視力下降、飛蚊增加等。臨床上可看到角膜水腫、結膜充血、前房蓄膿、玻璃體混濁等狀況,需倚靠詳細的病史詢問與葡萄膜炎等疾病鑑別診斷。

糖尿病控制不好的病患為罹患內源性眼內炎的高危險群,然而除了糖尿病以外,年老臥床、長期使用類固醇、癌症、洗腎、器官移植後、或正在接受化療等免疫力較差的病患也較容易罹患內源性眼內炎。內源性眼內炎常見的原發感染位置為肝、肺、心內膜、泌尿道等,致病菌可為細菌或黴菌,在東亞常見的致病細菌為革蘭氏陰性菌,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常見於糖尿病患的感染。常見的致病黴菌則為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藥物成癮不當注射也是危險因子,多見於西方國家。

治療首重感染源確認及根除,眼科治療包括眼球內抗生素注射,如病情較嚴重需合併施行玻璃體切除手術以清除眼內膿瘍並增加抗生素的穿透力。除了眼科醫師外,也需要感染專科的醫師協助找出原發感染病灶以徹底治療,否則可能延誤眼外病情甚或致死。

由於眼內組織結構纖細,「內源性眼內炎」經治療後往往視力預後仍不佳,因此糖尿病友切記要好好控制自身血糖,不僅能避免內源性眼內炎的發生,也能降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眼疾的發生機會;如為上文所提及免疫力較差的族群亦要密切注意自身眼睛的狀況,如果眼睛突然發紅疼痛、視力下降切勿掉以輕心,應儘速尋求眼科醫師的協助,以期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視力以及治療可能危及性命的體內感染。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