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眼睛即被認為可洩漏出身體健康和情緒,如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望聞問切”更是中醫診察疾病的基本方法。《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也說”The
soul, fortunately, has an interpreter – often an unconscious but
still a faithful interpreter – in the
eye”,再次呼應了「眼睛是靈魂之窗-從眼睛看身體疾病」的重要性。
眼睛是身體唯一可直接觀察高血壓相關血管病變的器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更是”糖尿病照護網”必作項目,有些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剛診斷就有視網膜病變甚至先有眼睛症狀才被發現有糖尿病。此外多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及感染性疾病(克雷白氏菌肝膿瘍、梅毒、結核病)都有可能先於眼睛表現,而甲狀腺在眼睛的凸眼病變也極具特色。眾所皆知藥物於身體有如雙面刃,必有潛在的副作用,眼睛正是眾多藥物副作用可能表現之處。類固醇引起青光眼及白內障是最常被注意,但眼睛的各部位如角膜、視網膜及視神經等等皆可能受到影響。近來相當受到關注的治癌新利器-免疫檢查點〈immune-checkpoint〉抑制劑及過去是用於治療瘧疾的老藥-奎寧﹙Plaquenil﹚-新用於治療乾燥症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均有眼睛副作用的報告。病患就診時務必告知醫師身體其他系統的疾病與用藥史以利醫師作出正確診斷及時治療。
近年來視網膜影檢查儀器日趨精密,結合深度學習系統提供了以視網膜影像當作身體疾病的生物標記物(biomarkers)的可能性。目前研究集中在中樞神經、心臟血管及腎臟疾病等課題,將來有望用於了解致病原因、早期發現疾病、追蹤治療的效果及發展新藥,”透過簡易眼睛檢查了解身體狀況”的時代指日可待。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