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育年紀的乳癌患者,除了對抗疾病外,對生育保存是另一個重要議題。乳癌的抗癌藥物或化療治療,電療後常常會影響卵巢功能,甚至造成日後的不孕,所以醫師及病人對生育保存是必需具備的觀念。
最近的生育保存趨勢是“留得青山在”的觀念,就是未婚的女性在治療前先凍卵,已婚的可先冷凍胚胎,先保留生育的種子,等待疾病治療完成後,再來考慮放入子宮,完成生育目的。
對年紀小於35歲的女性,在治療前先保留種子,成功懷孕的機會往往大於40-50%。冷凍卵子或冷凍胚胎可在化療或電療前先進行,大約需2週的時間,這不會影響乳癌的治療預後。為了節省時間,可採用“隨到隨做”的方式(圖ㄧ),不用考慮病人的月經週期,馬上可進入刺激排卵的療程,一邊打針刺激卵泡,另一方面用超音波及血液追蹤卵泡發育,最後可由陰道超音波取卵,之後冷凍卵子或冷凍胚胎保存。
分享幾個臨床實例:
許太太39歲結婚2年未懷孕,被診斷有乳癌2期,手術後要進入化療前來生育科諮詢,當天馬上安排刺激卵泡,10天後取得10顆卵,冷凍6顆囊胚,之後她踏實地接受後續治療,不用掛心卵巢受損,預計2-3年後治療完成,身體恢復了再來植入。
吳太太(30歲)狀況跟許太太一樣在化療及電療前(3年前)先貯存冷凍
8顆囊胚,現植入一顆囊胚,順利產下一個可愛的小baby(圖二),打算等小孩一歲後再來植入剩下的胚胎。
陳小姐36歲時診斷出乳癌,由乳外轉介來生殖科諮詢,卵子庫存量(AMH)在正常範圍,提供她可治療前先凍卵的選項,最後決定用快速隨到隨做及長效排卵針加上抑制雌激素的口服排卵藥(圖ㄧ),取得及冷凍14顆卵子,等待日後有緣人成家生子。
高醫統計近十年來院凍卵的因素(圖三),因社交性(個人要求、想趁年輕時先凍卵以備以後生育之需)佔大部分69%,因癌症來凍卵佔31%,癌症凍卵中又以乳癌為大宗佔23%,可見乳癌患者比較有生殖保存的需求或觀念。
目前生殖保存的方式是用隨到隨做的療程,將治療時間縮短在兩週以內,不會影響乳癌治療時機,另外加上抗雌激素的口服排卵藥
(一般也是用於治療乳癌的口服藥),控制雌激素產生,更加減少對乳癌的影響。文獻已証實,目前這些生育保存的藥物及治療及日後懷孕生子不影響乳癌預後。當然,最後決定需要乳房外科,生殖科醫師及病人與家屬,充份溝通,選擇一個對病患最佳的方式。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