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多專科跨職系
整合性照護」
專刊
2023.05 第42卷第12期 執行編輯:施昇良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乳癌術後上肢淋巴水腫的預測:自我評估與復健運動
【回本期目錄】
復健部   張伊綺 物理治療師 (112年5月)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約為每十萬名婦女188-194人。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及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女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分別為69.1及12.0(每十萬人口),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

目前臨床上乳癌常見的介入方式為外科手術治療,外科手術主要是改良型乳房根除手術和乳房部分切除為主,手術後直接影響的是乳房的外觀,也可能會影響局部或鄰近區域的神經血管或肌肉骨骼系統,間接造成患側上肢肢體的活動度受限,嚴重甚至導致腋網症候群、五十肩和淋巴水腫。早期物理治療的介入除了可以減輕疼痛也可預防疤痕沾黏、腋網症候群和淋巴水腫,也可以改善心肺耐力和生活品質。

高醫復健團隊已經將急性期的衛教資料連結到高醫衛教的官網裡,提供有需求的病友隨時都可下載來慢慢學習,而針對實施改良型乳房根除手術的病友復健團隊也會在第一時間到病房幫有需求的病患服務。改良型乳房根除手術裡有前哨淋巴結切除和腋下淋巴結切除,基本上前哨淋巴結切除的個案產生淋巴水腫的機會並不高,反而是腋下淋巴結切除的個案,若還需要繼續做化療或放射療法,產生淋巴水腫的機率大大增加。

●根據國際淋巴協會的水腫分期法:

零期:沒有明顯肢體腫脹。

第一期:早期或輕微水腫,有間歇性肢體腫脹情形(有時腫有時消),有2~3㎝的肢體圍差距。

第二期:中度水腫,3~5㎝的肢體圍差,明顯肢體變形有凹陷性水腫,表皮也許呈現光亮、緊繃、變薄且脆弱。

第三期:嚴重水腫,肢體圍差超過5㎝,無凹陷性水腫,肢體變大且纖維化,皮層增厚且有脂肪組織增加,病人可能開始有日常功能受限的情況產生。

第四期:非常嚴重水腫,肢體異常的增大變形且常常反覆產生蜂窩性組織炎,日常生活功能嚴重受到影響。

以下介紹臨床上自我評估淋巴水腫的方法,一般而言周逕與好手差2公分以上,我們就判斷為產生淋巴水腫了。

以手腕的尺骨突出為基準點 往上和往下每10公分做個記號 以皮尺環繞一周紀錄周逕 

●淋巴水腫的處理:

輕度水腫:1.抬高患肢 2.壓力衣 3.彈繃 4.淋巴引流 5.運動:腹式呼吸、肌力訓練、核心訓練 。

中度水腫:輕度水腫的方法加上循環機(感染、靜脈栓塞禁用)。

重度水腫:考慮外科手術。

●如何預防淋巴水腫

『漸進式肌力訓練』是目前乳癌術後建議的安全運動模式,丹麥的學者對剛剛術後的病人進行1年的漸進式肌力訓練,看看是否可以有效的預防淋巴水腫,病人在物理治療師的監督下進行一週兩次的訓練。每次的運動計畫中包含有10-15分鐘的熱身運動,40分鐘的肌力訓練,20週以後病人改為在家自行運動持續至50週。有幾位在運動計畫中間曾出現水腫現象,但在持續運動計畫至50週結束,水腫已經自行消失。所以,在物理治療師的監督下進行漸進式肌力訓練是有效且安全的運動模式,也能預防淋巴水腫的發生 

以下介紹幾項可以在居家完成的肌力訓練:

1.放鬆肩頸:鼻子吸氣抬頭,維持一次呼吸,吐氣時回正。  2.頸部運動~放鬆肩頸:鼻子吸氣、收下巴+低頭、吸氣:吐氣=1:2維持一次呼吸,吐氣時回正。 
3.頸部運動~放鬆肩頸:吸氣+收下巴、吐氣時往右轉到底,吐氣時往左轉到底,肩膀維持不動,維持一次呼吸,吐氣時回正。  4.頸部運動~放鬆肩頸:吸氣+收下巴,肩膀維持不動,吐氣時儘量將左邊耳朵靠進左邊肩膀,吐氣時儘量將右邊耳朵靠進右邊肩膀,維持一次呼吸,吐氣時回正。 
5.開胸運動:吸氣收下巴抬頭儘量將雙手打開,肩胛骨夾緊,胸廓儘量打開。維持一次呼吸,吐氣時回正。  6.側彎胸運動:吸氣+收下巴,背挺直往右邊傾斜,儘量將空氣吸往左肋。維持一次呼吸,吐氣時回正。 
7.上肢肌力訓練:收下巴,雙手平行打開(不聳肩),吸氣往後畫小圈,吐氣往前畫小圈,進階版:手拿250CC礦泉水。  8.上肢肌力訓練:收下巴+收小腹,上臂輕靠,吸氣+外旋肩胛骨輕輕靠緊。 
9.上肢肌力訓練:左手固定骨盆,吸氣右手往右上方打開,維持一次呼吸,吐氣時回正。  10.上肢肌力訓練:左手固定骨盆,吸氣右手往右下方打開(手心朝上),維持一次呼吸,吐氣時回正。 
 
11.上肢肌力訓練:吸氣收下巴,吐氣收小腹+雙手同時往斜向延展,維持一次呼吸,吐氣時回正。   
 

肌力訓練的做法包括有氧運動與阻力運動,每周運動至少3天,能夠做5~7天更好,有氧運動與阻力運動可以隔天做,體力狀況好時則可以每天兩項都做。每次運動都要由緩和的暖身操開始,可以利用走路或踏步配合簡單的肢體動作。

希望透過以上的介紹能讓大家能對預防淋巴水腫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希望大家透過運動達到預防淋巴水腫的目的。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