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治療在近幾年由於科技的進步,整體的5年存活率約90%,而乳癌相關的上肢淋巴水腫,可能造成患部的功能缺損,如果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受影響的肢體可能由於腫脹及反覆感染,進一步造成長期的健康及醫療負擔。
什麼是淋巴水腫的症狀呢?
淋巴水腫的初期表現,可能在接受手術及放射線治療後2-3年內慢慢發生,包含感覺手臂有點重,覺得腫脹,疼痛,疲勞,上肢的活動度下降。這些症狀在早上起床的時候,都會比較減緩;但是,起床以後,隨著活動的增加,這些症狀會逐漸的變嚴重。隨著病情的進展,腫脹程度會逐漸增加,會有點像海綿一樣,手指按壓之後,皮膚會有凹陷不容易回彈的情形,如果症狀繼續惡化,則組織會纖維化之後,會有皮膚變硬、變厚,類似象皮組織的變化。
淋巴水腫的風險因子為何呢?
由於病情上的需要,當病人接受腋下淋巴結摘除或廓清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都有發生上肢淋巴水腫的風險,尤其是當病人有肥胖的情形,或是術後有發生血腫的情形,更會增加淋巴水腫的風險。
乳癌術後發生淋巴水腫的機會有多少呢?
根據文獻上統合分析的結果,在乳癌患者接受手術後兩年之內,發生上肢淋巴水腫的機會預估為17%。如果在接受淋巴廓清手術的病患,產生淋巴水腫的機會,相較於哨兵淋巴結摘除的病患高出約4倍(20%vs
5.6%)。如果病患在接受淋巴結廓清手術再加上放射治療,則發生上肢淋巴水腫的機會高達41%。
如果發生淋巴水腫該如何治療呢?
復健物理治療及彈性繃帶纏繞可能有少數病患得到好處。如果保守支持性療法沒有效果的話,病患就有手術治療的適應症。而手術治療依照病情的不同,包含淋巴管吻合靜脈顯微重建手術、循環淋巴結組織轉移及脂肪切除/抽脂/植皮手術。在接受淋巴管吻合靜脈顯微重建手術,平均第一年上肢的腫脹可以減少約40%左右。而手術相關的風險是相當低的。然而約有10%的病患,仍有長期腫脹的問題。
預防性淋巴管吻合靜脈顯微重建手術安全有效嗎?
近年來,由於科技以及醫療的進步,在有較高風險產生上肢淋巴水腫的手術(即接受腋下淋巴結廓清手術的患者)。接受預防性淋巴管吻合靜脈顯微重建手術,可以將淋巴水腫的風險降低到5%左右。此外在文獻統合分析的研究,顯示預防性淋巴管吻合靜脈顯微重建手術並不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因此,接受預防性淋巴管吻合靜脈顯微重建手術,可以使病患安全地減少淋巴水腫的風險。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