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血液疾病」專刊
2023.06 第43卷第1期 執行編輯:卓士峯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血小板數值過低:談紫斑症
【回本期目錄】
血液腫瘤內科   高育青 主治醫師 (112年6月)

「醫師,為什麼我身上出現很多不痛不癢的紅疹和紫色斑點?之前從來沒出現過這種狀況啊!」大學生小琪來看血液內科門診時,指著自己身上的出血點詢問醫師。原來她是因為血小板低下而造成身上多處的出血情況。經過後續的檢驗和檢查後,確定診斷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也稱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後續接受短期口服類固醇之治療後,血小板數量恢復正常,全身出血的紅紫斑點也都消失了。

血小板,是血液系統中的重要角色之一,血小板與傷口止血及全身凝血系統有直接的正相關。一般來說,正常的循環血小板數量正常值為15~45 萬/mm3,但會因各家醫院實驗室定義標準不同略有差異。血小板在血液循環中的壽命平均壽命為8~12天。血小板數量正常的情形下,發生出血的機率極低,即使出現創傷的傷口,也可以加壓或包紮等處理後,短時間內順利止血。不過,血小板一旦低於10萬/mm3接受某些手術危險性將會大幅增加,包含:眼科手術、腦神經外科手術等;如果血小板數量低於5萬/mm3時,接受任何手術(骨科或整形外科)、侵入性治療(胸水引流、腹水引流和腦脊髓液穿刺)及中心靜脈導管置放等都會有高出血風險。萬一血小板數量剩下不到2萬/mm3時,自發性出血的可能性上升,有機會發生腦出血、胃腸道出血、流鼻血及咳血等狀況;若是血小板掉到1萬/mm3以下,全身器官系統都有可能出血,是有很高的致命風險。

除了血小板數量異常之外,如果血小板功能異常(罕見的先天疾病及洗腎透析病人)或是服用抗血小板製劑(阿斯匹靈Bokey、保栓通Plavix)等藥物時,也可能會造成自發性出血情形。當然凝血機轉相當複雜,有時也要考慮到是否合併凝血因子缺乏、服用抗凝血藥物等問題而造成出血。

造成血小板數值過低的原因非常多,可區分為三大類:製造減少、破壞過多及脾臟滯留。

1.製造減少—

●骨髓造血功能異常: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再生不良性貧血、骨髓侵犯之惡性疾病;

●營養缺乏:酒精濫用、缺乏維生素B12、葉酸或銅

2.破壞過多—

●藥物造成血小板低下,又稱Drug-induced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DITP) 。這類藥物包括肝素heparin、奎寧類quinine、磺胺類sulfonamides、抗生素及非類固醇類止痛藥NSAIDs

●感染發生時也可能造成血小板低下,例如:嚴重敗血症、登革熱或C型肝炎感染

●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抗磷質症候群等)

●栓塞性微血管病變,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TMA)

3.脾臟滯留—

●脾臟腫大:特別常見於慢性肝硬化合併脾臟腫大的患者

如果排除了可能造成血小板低下的所有原因,醫師就會診斷病人為「紫斑症=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 」,這個疾病好發於年輕人及兒童,治療後有一半的機率可完全痊癒,其餘則可能進入慢性疾病的狀況或是痊癒後復發,而需要長期藥物治療,包含類固醇、促血小板生成藥物劑或標靶藥物MabThera莫須瘤,甚至要考慮切脾手術。

血小板低下的嚴重度因血小板數量而異,臨床表現也是因人而異,無論如何,當出現不明原因的出血狀況,建議先就醫看診,讓專業的血液科醫師查明原因,才可能對症下藥,盡早檢查出問題並對症下藥,避免嚴重的出血事件發生。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癌症中心(2505)      
下午 血液腫瘤內科(0105)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