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血液疾病」專刊
2023.06 第43卷第1期 執行編輯:卓士峯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淋巴結腫起來了!就是淋巴癌嗎?
【回本期目錄】

劉益昌 教授
血液腫瘤內科   王閔宏 醫師 / 劉益昌 教授 (112年6月)

淋巴結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環,協助人體對抗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擔負「守衛」的角色,對於維持身體健康和免疫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病原體侵犯人體時(例如:感染),或少數情況下,因為體內產生異常細胞(例如:惡性腫瘤的淋巴轉移、淋巴癌、免疫疾病等),淋巴結就會因此腫大。另外淋巴結腫大區域,一種是表層可觸摸到的淋巴結腫大,如:頸部、鼠蹊部、腋下的淋巴結腫大,其中以頸部淋巴結腫大最常見,這類淋巴結腫大,容易發現,可以進行相關處置;另一種是無法觸摸到的淋巴結腫大,如:縱膈腔血管及腹腔腸道周圍都有非常多的淋巴結,有時較不易發現與診斷。

那什麼是淋巴癌?淋巴癌是一種由淋巴組織中的惡性細胞引起的癌症。淋巴組織包括淋巴結、脾臟、骨髓和其他淋巴組織。淋巴癌的發病機制是淋巴細胞變異,失去了正常的細胞生長和分化的控制機制,進而形成惡性細胞,破壞正常的身體組織。淋巴癌的分類可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癌,而根據細胞的形態、分化程度、生長模式、免疫表現型等不同特徵可再區分為多種亞型,例如瀰漫性大細胞B細胞淋巴癌,濾泡性淋巴癌等。淋巴癌的常見症狀包括淋巴結腫大、疲勞、發燒、夜間出汗、體重減輕、皮膚搔癢等,這些症狀通常是因為癌細胞對身體免疫系統和造血系統的影響所致。

而淋巴結腫大就應該懷疑淋巴癌嗎?其實是不一定的,有許多狀況都可能造成淋巴結腫大。

1.感染: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細菌、病毒、結核菌、真菌或寄生蟲感染等。

2.免疫系統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結締組織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IgG4相關性疾病等。

3.癌症:某些癌症(如淋巴癌)或其他轉移性癌症等,都會導致淋巴結腫大。

4.藥物反應:某些藥物(如抗生素、安樂普利諾錠、奎尼丁等)可能導致淋巴結腫大。

5.其他疾病:如類肉瘤病、類澱粉沉積症、卡斯爾曼氏病、成人史迪爾氏病、過敏性肉芽腫性血管炎等。

那通常何時該看醫師?通常正常成人的淋巴結大多在1公分以內,而且大部分淋巴結腫大多因為感染,當感染的情況復原,腫大的淋巴結就會恢復原樣。不過當你很在意或淋巴結伴隨以下狀況,如:沒有明顯的原因就出現腫大的淋巴結、持續變大、壓起來很硬或不會移動、伴隨有持續發燒、夜間盜汗、體重莫名減輕、喉嚨痛、吞嚥困難或呼吸困難等症狀,都可以盡快請專業的醫師給予適當處置與建議。醫師常會進行以下處置與檢查來協助診斷,如病史詢問(包含發生時間/位置/大小/是否疼痛、伴隨症狀、過去病史、藥物使用、家族史等)、血液檢驗、影像檢查與病理切片檢查等。

在臨床門診的病人中,淋巴結腫大的病人大多數是因為感染或良性的淋巴增生疾病所造成,所以不必過度緊張,經由醫師的專業判斷與檢查,大多數病患均可獲得完善的診斷與治療。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劉益昌 教授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血液腫瘤內科(0105)     癌症中心(2504)  
下午          
夜診            

 

 

 

 

﹝王閔宏 醫師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下午       癌症中心(2507)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