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血液疾病」專刊
2023.06 第43卷第1期 執行編輯:卓士峯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認識骨髓穿刺及切片檢查
【回本期目錄】
血液腫瘤內科   卓士峯 副教授 (112年6月)

骨髓檢查是血液科常見的檢查之一,血液科醫師可以藉這個檢查在顯微鏡底下觀察血球細胞,可以評估造血系統中的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生成和成熟情況,並且能夠檢測是否存在血液疾病和其他相關病變。骨髓檢查可以用來確診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淋巴瘤、骨髓瘤以及不明原因貧血等疾病。此外,骨髓檢查也可用於監測治療效果和預後評估。例如,在白血病(血癌)病人治療後,骨髓檢查可以顯示癌細胞對治療的反應,以及造血系統恢復的情況。

骨髓檢查可以分為骨髓穿刺及骨髓切片,說明如下:

1.骨髓穿刺通常在胸骨柄部位進行,醫生會在胸骨穿刺部位注射局部麻醉劑後,用一根細針穿過胸骨表面進入骨髓腔內,然後抽取樣本進行分析。整個流程約需10至15分鐘,且傷口非常小,不到0.5公分。

2.另一個施行穿刺的部位是骨盆腔髂前或髂後上棘部位,通常會搭配骨髓切片檢查,這裡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會誤會成抽取腦脊髓液,下面會幫大家解釋清楚。在骨髓穿刺切片檢查流程中,醫生除了穿刺抽取檢體,也會使用骨髓切片針取出一小塊骨髓組織進行病理檢查,這塊組織直徑約為0.2公分,長約為0.5公分。整個流程約需15至20分鐘,傷口比胸骨穿刺略大,施做完後需要局部加壓止血。

一般民眾對於骨髓檢查常有一些誤解,例如:骨髓檢查是抽腰椎穿刺腦脊髓液 (俗稱抽龍骨水)嗎? 會很痛嗎? 很危險嗎?我們就這些詳見的誤解好好的澄清一下:

1.骨髓檢查不是腰椎穿刺抽取腦脊椎液,兩者抽取的位置也相差很大(如下圖)。骨髓檢查是通過在骨髓中抽取一小塊組織或液體樣本進行檢測,以幫助診斷和監測一些血液和骨髓疾病,與腦脊椎液檢查有所區別。此外,骨髓是造血器官,因此抽出來的骨髓液是紅色的,就像血液一樣。相比之下,腦脊髓液通常是澄清的液體。但我們必須強調的是,這兩種檢查在熟練的醫師操作之下都是相當安全的醫療處置。

說明:A點為骨髓穿刺(及切片)的地方,B是腰椎穿刺的地方,位置是有明顯差異的。

2.骨髓檢查是否非常痛苦呢?事實上,這種檢查可能會引起一些短暫的不適,例如短暫的疼痛和壓迫感。然而,由於現代麻醉和穿刺技術的進步,這種檢查已變得相對安全。根據國內外文獻統計,嚴重的併發症,例如大出血等發生的機會非常低。

因此,當血液科醫師建議您需施行骨髓檢查時,可以好好跟醫師討論,了解做檢查的原因及目的,了解整個檢查的流程,就可以安心安全的完成這項檢查。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血液腫瘤內科(0105)     癌症中心(2505)    
下午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