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學」專刊
2023.07 第43卷第2期 執行編輯:林皇吉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認識與治療
【回本期目錄】
高醫精神醫學部 李冠霖 醫師 / 林貝芸 主治醫師 (112年7月)

小明是一位28歲的公務員,一直以來,即使他在工作上付出許多努力,仍時常無法按時完成上級交辦的作業,當工作內容繁多時總是搞得一團亂,自己也常因工作覺得精疲力竭。有同事跟他說他可能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小明很納悶,他以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兒童才會有的,而且自己一點也不過動啊?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種神經發展疾患。確切成因仍未完全明瞭,目前認為是多成因,與基因、心理社會等因素皆有關。ADHD的主要症狀包括 (1)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往往難以專注於任務、容易分心、組織計劃能力不佳。(2)過動及衝動:患者常常無法安靜坐著、缺乏自我控制、容易說話過多、打斷他人、做出不考慮後果的行為等。根據統計,全球平均有5%兒童青少年患有ADHD,有些患者隨著年齡增長,症狀會逐漸改善,然而也有約60%患者即使到了成年,ADHD症狀仍困擾著他們,通常延續到成人期的症狀多以注意力不集中為主。

ADHD治療分為非藥物與藥物處置

非藥物治療:包含行為治療及運動。行為治療的方法主要針對改變行為和學習技能,幫助未成年患者和家長掌握更好的處理技巧和策略,如提升注意力、衝動控制、時間管理、任務規劃和增加正面行為。運動除了提升體能外,更有促進腦部成熟、增加患者控制衝動的效果。

藥物治療:分為中樞神經興奮劑(Methylphenidate)及非中樞神經興奮劑(Atomoxetine)兩大類。Methylphenidate有分短、中、長效,可依據患者年齡、生活作息做選擇;不同於Methylphenidate可視患者的需要決定當天是否需服用,Atomoxetine則需要每天規則服用不能隨意停藥,才能使藥物療效有效發揮。不同種類的藥物均有其可能的副作用及適合的患者,建議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兒童青少年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照顧者如父母、老師的參與是重要且必要的,一方面因治療要有持續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醫療端也需照顧者的觀察及回饋,才能調整出對患者最適合的治療計畫。若有進一步了解ADHD相關資訊的需求,可上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或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網站,皆有一系列ADHD衛教文章可免費下載閱覽;此外,亦有民間團體如:高雄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協會及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亦會舉辦衛教講座;最後,本院亦有定期開立ADHD衛教團體課程,致力於提供ADHD患者、家長及一般社會大眾正確觀念與策略。若需進一步個人評估及處置,建議找精神科醫師諮詢,讓專業協助您。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李冠霖 醫師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精神科(1105)  
下午          
夜診            

 

 

 

 

﹝林貝芸 醫師(2023/08門診時段)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兒科婦女及兒童身心特診   精神科(1101)   精神科(1103)  
下午          
夜診     小港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