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學」專刊
2023.07 第43卷第2期 執行編輯:林皇吉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認識「星星的孩子」-淺談自閉類群障礙症
【回本期目錄】
高醫精神醫學部 王資仁 醫師 / 劉黛玲 副教授 (112年7月)

從古至今有不少影劇作品都將自閉症做為題材融入劇情中,前段期間引起討論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與2017年的美國影集《良醫莫非》更是以患有自閉症的人物作為主角,讓觀眾們一窺他們的內心世界與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困擾。根據2021年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公布的統計數據,在美國每44人就有1人為自閉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而男生的比例又高於女生。其中,類群(spectrum)意味著光譜的概念-同樣的診斷,實則內含各式各樣或強或弱的臨床表現;因此即使是同樣被診斷為自閉症,不同個體仍有很大的差異。而大家較為熟知的亞斯伯格症,目前也屬於此疾病的範疇。

自閉類群障礙症為一種神經發展性疾患,除了少數與基因有關外,目前醫學上仍沒有明確的致病原因。這疾病有兩個主要的特徵:一是社會互動及溝通上的缺損,二是侷限、固著的興趣與重複的行為,這些症狀會在兒童發展的早期即可見到。在人際相處上,這類的個案可能不太懂得察顏觀色(比如非常律師中的禹英禑家裡貼有辨識他人表情的海報、禹英禑常無法聽出他人的弦外之音等)、較少分享情緒與感受,以及非語言溝通行為的缺損(例如缺乏肢體語言、避免他人的眼神接觸等),有時會給人一種我行我素的印象。語言發展的異常,像是語言發育遲緩、不愛說話也是常見的情況。

除此之外,自閉症患者常會對於特定的事物有著自己一套固定的步驟或模式(比如:堅持每天回家的路徑、日常生活的儀式或順序等),面對改變常出現難以適應或情緒反應,如:大叫、哭鬧。另外,常會對某些主題有著強烈執著的興趣 (例如禹英禑熱愛鯨魚),而對其他不感興趣的事物則少有關心;對於外界環境的刺激可能有過度敏感(如聲音)或過度不敏感(如痛覺)的情況。而一般所說的高功能自閉症指的是其智商落於正常範圍,亞斯伯格症則是無語言發展遲緩問題,不過這兩者都還是存在有社交互動及溝通上的障礙。

在治療方面,儘管現有的療法無法根治核心症狀,像是社交互動缺損或過度執著等情形,但是透過個別化且多種治療並行的方式,仍是能夠改善部分症狀以及提升個案的適應能力。常見的治療包括行為治療(針對希望減少的問題行為(例如重複行為)或提升的目標行為(例如社會互動技巧)根據相關理論設計訓練計畫並實行)、藥物治療(主要針對特定問題如:攻擊、躁動易怒;或是相關的精神科合併狀況,如:焦慮、憂鬱、注意力不足及過動)、親職技巧訓練以及其他可能所需的相關治療(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等)。自閉症的兒童就如同星星的孩子,儘管一開始會讓人感覺似乎來自於不同的星球,但透過了解、合適的相處技巧及醫療和教育相關的介入,相信將會像星星般發出屬於自己的獨特光芒!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王資仁 醫師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下午   精神科(1105)        
夜診            

 

 

 

 

﹝劉黛玲 醫師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大同     身心特診(1104)    
下午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門診(0433)      
夜診 精神科(1101)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