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學」專刊
2023.07 第43卷第2期 執行編輯:林皇吉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淺談失眠的精神科評估與改善方式
【回本期目錄】
高醫精神醫學部  林千雯 主治醫師 (112年7月)

醫生,我今天來看病,是因為我最近都睡得很不好…可是聽說精神科的安眠藥都會成癮,有沒有其他方法?”這樣的主訴在精神科就診的患者中非常常見。若要了解『失眠』怎麼治療,首先就必須了解病人口中的”失眠”是否符合醫學上的定義。在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的『失眠』定義為:每星期至少三天、持續至少三個月的時間,睡眠的品質變差或時間減少,伴隨下列三項中至少一項:1.入睡困難 2. 頻繁中斷 3. 過早醒來,進而影響學習、社交活動或是工作。

大致上,失眠的因素會先區分為兩種大的類別:精神疾患所引起的失眠、以及獨立於精神疾病之外的失眠。也就是說,要先確認病人有沒有罹患精神疾病或合併情緒問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先針對精神疾病治療。

精神疾患的有無,常在第一時間先經由醫師的專業會談中確認。其中常見會引發失眠的疾病包含:憂鬱症、雙相型情緒障礙症、思覺失調症、焦慮症、或是其他物質(包含酒精、毒品等等)。針對這類病患,藥物的治療計畫相對複雜,且必須針對全面的心理社會因素去做治療,醫師會以個人化的方式去做處置,因此病患需要與醫師密切合作與討論。

反之,若病患並無上述疾病,接下來我們會更細緻的了解病人的日夜作息,包含以下時間點:幾點入睡?幾點醒來?以及有無遵循睡眠衛教的模式等。睡眠的機轉相當複雜,若有任何一個環節有所改變,睡眠的品質便會大大的被影響。要有好品質的睡眠,必須要遵循以下睡眠衛教的守則:

1.接受日光照射,讓體內的睡眠激素量可以依照規律的節奏分泌。

2.白天需有一定的活動量,否則無法驅動夜間的入睡機制。

3.避免就寢前3-4小時內進行激烈運動。

4.中午過後不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5.戒菸、戒酒。香菸中會有興奮性的物質,酒精則會直接導致淺眠與早醒。

6.飲食盡量不要接近睡眠時間,最好間隔4小時以上。若睡前會飢餓,可以進食少量易消化的輕食,例如蘇打餅乾或牛奶。

7.最佳入睡時間為每日22:00-23:00。若超過午夜,則容易反而引起神精亢奮而不易入睡。

8.不論前一天睡眠品質如何,盡量維持固定時間起床。

9.減少白天補眠或午休時間。

10.不要在床上進行除了睡眠以外的活動,例如滑手機、看電視、吃飯、閱讀等等。讓床成為單一用途:只用來睡眠的地方。

11.降低房間的噪音、光線,並調整適合自己的溫度。

12.睡前進行放鬆的活動,例如拉筋、瑜珈、按摩肌肉等等。不要在睡前使用3C產品。

除了上述原則須遵守之外,醫師可能會依病況嚴重程度開立短期助眠藥物。助眠藥物的種類繁多,常見的包含解焦慮、鎮靜與肌肉放鬆的苯二氮平,還有非苯二氮平類例如史蒂諾斯。第三種是褪黑激素類作用劑:例如亞眠靚長效錠、煩多閃,以及較新一代發展出的食慾激素(Orexin)拮抗劑:達衛眠。須注意的是,一切用藥須遵照醫囑服用,因每種藥物適合的病況、副作用、交互作用與治療劑量繁雜,有任何疑問則建議在診間與醫師討論並做調整,不可自己隨意加量或減量,否則容易造成藥物耐受性或是服用過量導致白天精神倦怠、甚至造成騎車或工作上的危險。

睡眠是每天生活都需要面對的重大環節,長期的眠品質不佳容易造成身體的疲勞以及長遠的傷害。每個人都應該要著手重視睡眠的品質,改善不良的習慣,讓自己的身體可以在學業、工作與生活瑣事中保養自己的休息與睡眠,如此才可長長久久。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精神科(1101)隔周
下午       精神科(1103)  
夜診       精神科(1102)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