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全球的主要死因時,我們會首先想到心臟病和癌症。然而,你知道嗎?全球第三大死因,其實是一種長期被大眾忽視的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我們通常稱之為「肺阻塞」。
肺阻塞是由環境及基因共同造成的氣道和肺泡異常,會導致持續的、進行性的氣流阻塞。病患會表現出慢性呼吸道症狀(呼吸困難、咳嗽、痰液分泌等)合併肺功能檢查異常,是一種異質性的肺部疾病。長期的吸菸是肺阻塞的主要風險因素,除此之外,長期吸入某些有害物質,如工業粉塵、化學氣體、煙霧,甚至是空氣污染也可能導致肺阻塞。
然而,這些慢性呼吸道症狀在疾病初期往往不明顯、進展緩慢,以至於許多患者直到病情進一步惡化,明顯影響日常生活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導致疾病中晚期時才獲得診斷或方才願意接受治療。這也是為何肺阻塞能夠成為全球第三大死因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我們要提高對肺阻塞的警覺性,並在出現持續的呼吸困難、咳嗽、痰液分泌等症狀時及時尋求醫療幫助。
那麼,對於肺阻塞,我們該如何防治與治療呢?
對於肺阻塞的防治,第一步就是避免吸菸和長期吸入有害物質(如:
二手菸)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如果你已經有吸菸(包含電子菸等新興菸品)的習慣,戒菸為當務之急、重中之重,因為這是目前唯一可以無論肺阻塞嚴重程度,具實證減低死亡率的不二法門。除此之外,也可以盡量避免已知生活和工作環境容易暴露的吸入性有害物質(如:
於室內裝修時戴上防護性口罩)。
對已經確診的肺阻塞患者,治療的目標是控制症狀,改善生活品質,並防止疾病的進一步惡化。一般治療的方式包括藥物治療、戒菸、肺復健、疫苗、日常生活習慣調整、飲食均衡及營養補充等。目前針對嚴重並容易急性發作的肺阻塞,三合一藥物已經具減低死亡率的實證研究結果,搭配專業並足夠頻率的肺復健更相得益彰。若嚴重影響血氧穩定或高二氧化碳血氣分壓的族群可能接受氧氣治療、呼吸器治療,亦能降低死亡風險。最後在特殊情況下,可能會進行手術或介入性肺減積治療,甚至肺移植手術。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由醫生評估給予個別化的治療方案。
生命在呼吸之間,肺阻塞是一種常被我們忽視,但實際上非常嚴重的疾病。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對這個疾病有所了解和警覺,並採取有效的預防配合醫師治療措施。如果尚未戒菸,請勿猶豫拋去惡習,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繫當下,由此安詳。讓我們一起對抗肺阻塞,保護我們的呼吸健康,讓每一天都充滿活力!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