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健康」專刊
2023.08 第43卷第3期 執行編輯:許超群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反覆咳嗽不是感冒好不了,可能是氣喘
【回本期目錄】
胸腔內科   蔡英明 副教授 (112年8月)

隨著防疫政策的改變,國人受到COVID-19感染機會增加。除了COVID-19 造成的發燒及全身症狀外,比較惱人的就是咳嗽。這樣的症狀,可能延續許久,也導致患者不適而就醫。「咳嗽」是身體的一種防衛機制,透過咳嗽的動作,我們可將呼吸道過度分泌的黏液及外來的毒害物質清除。因此「咳嗽」是一種症狀,而非特定疾病的診斷。

慢性咳嗽常見的原因包括:藥物的副作用(如部分高血壓藥物)、呼吸道感染後的支氣管炎、胃食道逆流和鼻涕倒流等,而另一個常見的原因是氣喘。就醫學上而言,氣喘是因為外來的過敏原,如塵螨,花粉,動物皮屑,吸入肺部後,人體的過度反應所導致。典型的氣喘症狀包括:間歇性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及咻咻的喘鳴音。許多人不知道,咳嗽其實是氣喘最常見的症狀,氣喘引起的咳嗽特別容易在夜間或清晨時出現,也特別容易在呼吸道感染後發生。因此若感冒後久咳不癒,甚至每次感冒後都咳很久,就應注意是否有氣喘。胸悶、呼吸困難和喘鳴音都是氣喘的典型症狀,伴隨上述症狀的咳嗽也要特別小心是否有氣喘。臨床上與患者溝通時,患者常回應:「我不是氣喘,我不會喘」。這是一種誤解,氣喘患者最常見症狀是咳嗽,呼吸困難(喘)是較嚴重的氣喘才會有的症狀;輕症氣喘患者多是以咳嗽表現,而非呼吸困難。

季節性感冒或是其他呼吸道感染後也常導致較長時間的咳嗽,一般這類「亞急性咳嗽」持續的時間約為3週至8週,當患者因為呼吸道感染合併超過8週的咳嗽,就應該懷疑是否有氣喘。尤其是有家族史,過敏體質或是過去曾有氣喘診斷,症狀上合併胸悶、呼吸困難的咳嗽,都應該要懷疑是否患有氣喘。

氣喘的診斷上,除了用臨床表現來判斷外,肺功能才是診斷上最客觀的標準。肺功能檢查可透過不同的方式,如支氣管擴張試驗、支氣管誘發試驗或尖峰流速測定等,來檢測病人是否有氣道阻塞或肺功能變異性高等現象,可用於確立診斷。肺功能除了用於氣喘診斷外,亦可用來追蹤病人的藥物遵從性及治療成效。肺功能檢查對於氣喘的重要性,就如同醣化血色素對於糖尿病的診斷和追蹤一樣。

氣喘的治療上,目前多是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加上長效支氣管擴張劑。一些國人對於吸入型藥物存有障礙,因為不同於常規口服藥的習慣。另一個迷思為類固醇會傷害身體。其實吸入型藥物可以較低劑量做局部治療,亦可減少藥物進入全身循環,也就是以小博大,避免口服類固醇的全身性副作用,又能達到治療的效果。全世界多達三億以上人口患有氣喘,氣喘的治療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吸入型藥物的安全性是無虞的。如何正確診斷,正確使用吸入型藥物,並讓氣喘病人能了解規律使用吸入型藥物的必要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綜合以上,當肺部感染後有超過8周的咳嗽,特別是合併有胸悶、呼吸困難、喘鳴音等症狀,或有個人過敏史,家族氣喘或過敏史,都要小心是否有患有氣喘。這時應該諮詢專業醫師以獲得正確診斷。若被診斷有氣喘也不需太擔心,臨床上有很多效果良好的氣喘藥物,多數氣喘病人都可在「以吸入型類固醇為基礎的治療」中獲得良好控制。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大同醫院       胸腔內科(0142)
下午   胸腔內科(0141) 大同醫院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